扬州市江都区工商联扎实推进“五好”创建

2016年11月09日11:32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钱忠明 庄道秋

          扬州市江都区工商联以争创全省、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为抓手,突出主体,强化主旨,紧绷主弦,全面提升履职素能和服务效能,全力促进两个健康发展,团结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近年来,扬州市江都区工商联以争创全省、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为抓手,突出主体,强化主旨,紧绷主弦,全面提升履职素能和服务效能,全力促进两个健康发展,团结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15年5月被表彰为江苏省“五好”县级工商联;2016年5月被认定为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
 
    突出主体全面提升履职素能
 
    江都区工商联负责人表示,首先,以联机关工作人员为主体,持续推进素能提升工程。以争创学习型机关为抓手,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进一步完善机关学习调研制度,依据6名工作人员的岗位特点,科学制定学习计划,并侧重在提高频率、拓展深度上下功夫。至目前已连续3年坚持周一下午学习制度,每月开展一次学习心得交流,每年组织一次学习效果评比,逐步形成了“日阅一报、周学一文、月谈一得”长效机制,全面提升机关工作人员政治修养和业务水平。2014年以来,累计开展调查研究13次,撰写调研报告13篇,提交重点建议8份。
 
    其次,以基层商会负责人为主体,持续推进区镇联动工程。一方面,定期开展业务培训。2014年以来,江都区工商联每年举办2期基层商会会长、秘书长培训班,既走出去观摩学习,又请专家辅导业务。另一方面,健全考核评估机制。每年年初,印发基层工商联、商会工作要点、月度计划,并制定月度考核细则,逐月考核,把工作落到实处,把压力传导到位,形成了区镇联动工作机制。
 
    同时,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主体,持续推进商会扩面工程。近年来,为促进两个健康发展,江都区工商联把做好会员发展工作、扩大商会组织覆盖作为关键措施,以基层商会组织凝聚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积极探索商会组织建设新模式,有序推进商会组织网络全覆盖。在完善13个镇级商会职能的同时,先后组建4个行业商会、1个江都异地商会,累计发展会员500家。江都浙江商会荣获江苏省民政厅“5A级社会组织”,今年5月又被评定为全省“社会组织示范单位”;2014年江都区工商联执委沈昌圣荣获全国“第四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称号,2015年江都区工商联副主席周善红当选“全国劳动模范”。近年先后有9名会员当选区劳动模范。
 
    强化主旨着力提高服务效能
 
    一是立足“解疑惑”,推动政策落地。近年来,江都区工商联针对宏观环境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导致民营企业投入、发展信心不足的实际,把推动惠企政策落实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方面,积极参政议政,为民营企业发展鼓与呼。发挥会员中有116名省、市、镇人大代表、185名区政协委员的优势,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紧密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准确把握民企诉求的基础上,利用政协大会发言等渠道,及时向区委、区政府提出建议,先后提交建议100余篇,其中《挂牌“新三板”突破融资难》《关注“新生代”、传好接力棒》《金融部门既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等10余份建议得到区主要领导批示、督办和落实。另一方面,加强宣传督查,为惠企政策落地推与促。除了积极参与区委、区政府相关扶持民营企业发展政策性意见的调研起草工作而外,于2014年创办《江都商会》内部刊物,重点解读中央16号文件和江苏省委3号文件以及区委、区政府《关于进一步强化服务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关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等重要文件,并跟踪督促协调,及时宣传推介成功转型的典型案例,消除企业思想困惑,打消企业投入疑虑。
 
    二是突出“解难题”,构建服务平台。为着力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转型升级中的具体问题,江都区工商联健全完善了走访联系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制度,并协调工会、社保、法院、金融、科技等相关部门、中介机构构建了依法维权、政策咨询、品牌申报、科技创新、担保融资、工资协商等服务平台,依托省科技镇长团组建了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专家顾问团,每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会商、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具体问题。2014年以来,已累计帮助35家企业解决难题42个,指导、帮助企业获批全国驰名商标2个,江苏省名牌产品16个,为2家企业引荐了德国专家技术援助。
 
    三是主动“解瓶颈”,促进交流合作。近年来,江都区工商联着眼于帮助企业解除融资难、融资贵等要素瓶颈制约,在先后举办了“江都金融创新论坛”“中国龙川财富高峰论坛”等活动,邀请国内资深专家授课讲解,在解放企业家思想的基础上,把着力点放在推进交流合作上,发挥优势,主动作为,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2015年4月,江都区工商联与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上海东忠富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达成三方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了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江都孵化基地,已指导、帮助5家企业在“Q板”“新三板”“E板”成功挂牌,直接融资1.1亿元。
 
    紧绷主弦有效激发发展动能
 
    第一,坚持商会搭台,唱好“双招双引”戏。在工作中,江都区工商联立足于以有为争有位,积极融入全区经济发展大局,以服务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等全局性重点工作的有效作为赢得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推进重点工作做贡献。2014年以来,区镇两级工商联、总商会先后帮助区镇政府和会员企业成功引进项目18个,资金17.8亿元,其中外资项目2个、总投资5000万美元,引进省双创人才15人,并落实了5个省以上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获批资金4000多万元。
 
    第二,优化竞赛平台,打好“创先争优”牌。立足于充分发挥会员企业的先导示范作用,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区域发展挑重担,在全区深入开展创新型、文化型、和谐型企业和诚信优秀企业家选树活动,并适时通过会刊《江都商会》和各级媒体大力宣传,先后在会员企业中成功推出了红人实业、蒋志林等16个创业创新创优先进典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第三,构筑奉献舞台,奏好“和谐发展”曲。江都区工商联精心设计并持续开展以帮扶特困家庭、帮助贫困学生、帮衬公益事业为主题的“三帮”实践活动,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踊跃参与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捐资助学和光彩事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2014年以来,江都区工商联与各镇商会共组织非公经济人士挂钩扶持210户特困家庭、定点帮衬公益事业累计捐资捐物5000万元以上。仅江都区工商联与区教育局联合举行的“千人圆梦”非公经济人士爱心助学活动自2014年启动以来,已重点帮扶61名贫困大学生和1200名中小学生,每年捐助资金138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