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国发明协会独角兽企业创新分会举办的2024粤港澳大湾区独角兽企业大会在广东省中山市举行。中国发明协会独角兽企业创新分会会长解树江在会上发布并解读了《粤港澳大湾区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报告发布了独角兽企业成长模型及独角兽企业成长的“四话阶段”,为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成长路径参考。此外,报告还深入剖析了粤港澳大湾区独角兽企业的基本特征。
报告显示,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独角兽企业总数达106家,总估值高达2.53万亿元,平均估值为238.74亿元,数量和总估值均超英法德意四国独角兽企业之和。在赛道分布上,粤港澳大湾区独角兽企业主要集中于先进制造、生活服务、人工智能、汽车科技和金融科技等领域。
其中,先进制造企业数量最多,达29家,占总数27.4%,总估值为7831亿元,占总估值近31%,在数量和估值上均居各赛道之首,主要集中在集成电路、新能源和新材料子赛道。生活服务赛道企业数量为18家,占总数的16.98%,总估值达4368亿元,占总估值的17.26%,位居粤港澳大湾区独角兽企业赛道第二位。人工智能赛道有14家企业,估值合计1384亿元,居赛道第三。汽车科技赛道10家企业,估值合计2617.57亿元,居赛道第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发展,支持汽车等优势产业做强做精,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金融科技赛道有8家企业,估值合计3614亿元,居赛道第五,数量占全国企业近30%。城市分布方面,深圳拥有55家独角兽企业,数量占比高达51.89%,总估值达1.24万亿元,估值占比为49.06%,居粤港澳大湾区首位。
解树江指出,中山市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制造业当家战略深入实施。科技与研发投入总量突破百亿元,增长24.1%。3项国家级重大科研计划稳步推进,5个科技成果荣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山科技创新园加快建设,先进低温技术研究院完成主体工程。高新技术企业超2800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超3000家。
据了解,150余位独角兽、隐形独角兽和科创企业高管参与了本次粤港澳大湾区独角兽大会,部分代表就创新战略、产业发展、技术创新、商业模式、资本上市等话题发表了讲话。大会为辰瓴光学、飞利信科技等隐形独角兽企业代表授予了证书。(李涛)
(编辑 牛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