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成未来商业银行重要战略议题

2025年02月28日15:31来源:中华工商网

  【记者文雪梅北京报道】“未来5年,新质生产力将迎来大发展。‘十五五’时期,科技金融将非常重要,也是未来一段时间的主旋律。”日前,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董事总经理、全球资深合伙人何大勇对记者表示,科技金融作为金融业“五篇大文章”之一,已成为当前商业银行至关重要的战略议题之一。

  科技金融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何大勇认为,展望“十五五”,银行的经营主线就是围绕新质生产力做深做透科技金融。

  有数据显示,近两年,专注发力科技金融领域的银行,其贷款增速普遍达到对公整体贷款增速的2至3倍,部分银行的科技金融增量甚至占其整体对公贷款年增量三分之二。

  多年来,商业银行构建起市场化机制、产品创新机制、大零售经营体系。如今又面临着新一轮的转型和升级。“这种转型和升级就是围绕着新质生产力的行业研判能力,产品创新能力、风险的研判能力等。对商业银行来讲机会很大,但挑战也很大。”何大勇说。

  对于银行业而言,转型科技金融面临多重挑战同业竞争高度激烈、息差已缩窄至历史低点。优质客户要求高,价格和额度条款之外越发注重体验。同时,行业变化快、技术革新快、周期波动快,风险与机遇并存。为把握科技金融的巨大机遇,何大勇认为,银行业亟需重塑自身体系,构建更加行研为本、精细专业、数据驱动、自上而下的经营体系。

  事实上,在向科技金融转型进程中,许多银行都实施了多项措施,包括开展行业研究、下发报告和营销指引、下发各类名单、完善授信标准、创新特色产品等,但各家银行最终落地后成效却参差不齐。

  究其原因,可不同程度归结于营销端、风控端、产品端、组织传导侧四个方面的经营能力短板。BCG合伙人兼副董事孙蔚表示“若风险团队的研究和认知不够精细,未切分到颗粒度足够细的行业赛道来形成观点,导致观点容易‘一刀切’,最后为了不‘错’而大量‘错过’。”BCG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谭彦则告诉记者,拉开同业之间产品体验差距的,往往是交易银行类产品。基础的交易银行产品体系和体验,是中小银行要推动科技金融成功必须补足的短板。

  很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过去没有服务过这么多赛道和客户,又要转型服务新质生产力企业,能力应如何构建?为此,波士顿咨询公司推出4C科技金融的解决方案,以助力银行迅速补齐能力和短板,实现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转型。

  编辑 牛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