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万人通过支付宝灵活就业

2020年03月24日09:43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童芬芬

  春天来了,就业市场开始加速“解冻”。支付宝数据显示,疫情发生以来,已有164万人通过支付宝实现灵活就业,其中90%为疫情中受损最严重的服务业岗位,此外也不乏人工智能训练师、网约配送员等新职业及各种兼职。

  3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加大对“互联网+”、平台经济的支持力度,发展数字经济新业态,催生新岗位新职业,同时支持发展共享用工,为灵活就业者提供就业服务。

  据了解,复工复产以来,支付宝数字生活平台推出了多个求职小程序,提供灵活就业岗位。3月23日,支付宝还将启动百万人线上招聘会,届时,会有6万家企业,超过百万的大学生通过支付宝线上找工作。

  作为重点就业群体,高校毕业生及农民工都在支付宝上找到了工作机会。支付宝数据显示,63万名大学生通过“青团社”小程序找到了文案编辑、在线家教等兼职,而1万多名农民在“快马找工”小程序找工作时,还能免费坐包车跨省面试,面试成功当即留下上班。

  此外,数字经济创造的新业态、新模式也催生了许多新职业、新岗位。据悉,疫情期间支付宝上新增了25万个小程序,带动了75万个开发和运营岗位。另一方面,随着无接触服务需求爆发,支付宝数字生活平台通过饿了么招募14.2万名骑手。此外,还为1万多人提供了共享用工岗位,许多因疫情赋闲的餐馆服务员、厨师被“共享”到线下商超,做起了外卖捡货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饿了么还针对贫困县定向招募2万名骑手,并提供了面点师、送餐员等约10万个服务业新岗位。

  这些灵活就业岗位不等于“临时工”,也并非低收入岗位。阿里巴巴数据显示,其培训并上岗的10万名人工智能训练师,平均年薪涨幅达50%-400%。

  “此次疫情中,凸显了以支付宝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的作用,它们不但加速了中国服务业的全面数字化,也用新业态创造了大量的灵活就业岗位,成为中国稳就业、灵活就业的新引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吕鹏说。

   

(责任编辑 鲍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