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20日,在北京市前门附近的西交民巷108号,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成立,这是中国人寿的前身,也由此开启了中国人寿的发展元年。
2003年,经重组改制,由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独家发起设立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同年的12月和2007年1月,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分别完成境外和境内上市。
在75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寿寿险公司作为保险“国家队”,一直把高质量的保险产品供给和保险服务作为发展使命,并形成了具有自身价值特征的八张“名片”。
庞大的客户拥有量。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坚持“保险姓保”,坚守保险本源,从产品设计到服务理念,到抓好保险业两端管理(资金管理和资产质量),充分发挥其“寿险+”的协同优势,做好负债管理。通过专业化经营,与时代同频,积极满足大众保险保障需求,发挥保险对社会的贡献,起到了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
多元化的产品供给。拓展主责主业优势,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全局中,致力于推进产品供给侧改革,丰富不同保障功能的保险产品,以多元化产品体系服务人民美好生活。近十多年来,该公司累计开发各类保险产品800余款,广泛覆盖了个人客户、法人客户、战略客户等客户群体,已形成涵盖身故、疾病、医疗、意外伤害、养老等保险保障以及面向特定群体、特定区域的多元化产品体系。
高效的理赔服务。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构建“多渠道线上受理+智能化处理+实时支付”的全链条理赔服务新模式,实现客户理赔服务“随时随地、触手可得”。2024年前三季度理赔服务报告显示,理赔件数超1820万件,整体赔付时效0.34天,同比大幅缩短13%,位居行业前列;“理赔直付”最快可达秒级;核保智能审核率达95.57%,保全智能审核率达99%,联络服务智能化占比近90%;超5000万人次畅享普惠增值服务。
落地生根的“国寿好服务”。近年来,保险企业都以“为客户提供体验感好的服务”为目标,不断拓宽服务路径,优化服务内容。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推进新“睿运营”模式,融合科技、融合销售,让服务供给更便捷、高效、精准,让一张保单从核保到承保、从保单保全到保险金给付,在公司的“旅程”更顺畅。
养老金融长期服务者。中国人寿寿险公司致力于助力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已形成包括年金、长期护理、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两全等在内的多元化养老产品体系,可以有效满足不同群体、不同养老阶段差异化的养老保障需求。该公司还全力推进大健康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保险+养老”方面,加快在重点战略区域的布局。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累计在14个城市布局养老服务,其中已布局17个机构养老项目。
数字化转型的金融优等生。中国人寿寿险公司进一步夯实数字基座、激活数据价值、加大科技创新,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步伐,以高质量科技能力供给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保险场景融合应用,筑牢数字化转型基石。数据价值有效激活,挖掘数据要素潜能,深化以客户为中心的数字空间建设,通过产品、销售、服务、运营的全面融合,释放数据要素内在价值,推动公司数字化转型走深走实。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多元化场景,聚焦产品销售、客户服务、运营作业和风险防控等重点领域,提升作业效率、服务水平和风控能力,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从1.0到3.0的营销体系。中国人寿寿险公司除了业务竞争力保持行业领先,其营销队伍也保持着市场最大的团队和最广的网络。该公司拥有36家省级分公司,323家地市级分公司,2774家支公司,已构成我国重要的保险“枢纽网”。中国人寿寿险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该公司总销售人力为69.4万人,其中,个险销售人力为64.1万人,个险渠道月人均首年期交保费同比上升17.7%,队伍产能在高基数基础上稳步增长。通过“种子计划”,该公司正在实现队伍的优增优育和产能提升。
乡村振兴和普惠金融的攻坚力量。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具有全国性布局的网络能力,在全国拥有各级机构19000余家,覆盖了所有省级、地市级行政区域。其县域保险服务体系更是建设早、覆盖广,能够实现为偏远农村地区的客户提供保险服务。这就为该公司支持乡村振兴和布局普惠金融提供了便捷的渠道和触角。
从2003年于境外上市开启中国险企新时代,到2014年全面推进队伍驱动业务发展战略;从2019年启动鼎新工程,开展理念、业务、组织机制的系统性升级,到2022年“八大工程”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从科技赋能寿险运营大变革、大改造,到成为数字转型的金融模范生;从高质量提供多元化保险产品,到持续将“简捷、品质、温暖”的“国寿好服务”带给客户……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守初心、担责任、护美好,始终以“领航者”之姿,在奋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大道上阔步前行。(郭钇杉)
(编辑 牛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