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正在回暖,我们信心十足”

——茶乡新春话“茶事”

2023年02月06日12:56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元宵节前,福建省福安市的茶王街已是一派繁忙景象。挂着全国各地牌照的车辆排起了长队,街边林立的茶庄里,宾客们围炉煮茶,洽谈着新年的新订单。

好多年没有这样热闹了。老茶人陈灿光感叹,十多年前知名的坦洋工夫,由于品牌竞争、市场规划等方面原因,一度归于沉寂。现在市场正在回暖,我们信心十足。

陈灿光说的坦洋工夫红茶是福建省三大工夫红茶之一,因原产于福安坦洋村而得名,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新的一年,陈灿光所在的茶企打算在坦洋工夫新产品上发力。企业总经理杨晶晶告诉记者,近年来,花果香型坦洋工夫红茶的创制推广为福安茶市带来新气象。今年企业将以花果香型红茶为基础,研发独特的茉莉红品牌,让香味更独特持久,滋味层次感更足

福安当地一家茶企的负责人吴坚坚说,坦洋工夫要做大做强,质量尤其关键。运用一品一码追溯管理技术,一扫包装上的二维码,就能看到茶叶的种植档案、企业名称等信息。

吴坚坚说,新的一年,他们将结合电商直播,打造面向全国的工厂直营店,同时针对年轻消费者,试制茶饮料、茶酒、茶香水等,让老红茶焕发新活力。

在社口镇坦洋村,初春的茶山绿意盎然。茶农林正锦正在联系购买有机肥,准备在采完清明茶后为茶树施肥。我用的是懒人管理法林正锦说,一年施一次有机肥,不用除草剂,采两轮,春茶为主、秋茶为辅。

更轻松,赚得还多些。林正锦给记者算了一笔账:15亩的茶园,除去有机肥的费用稍高些,因为人工成本得到控制,一年能赚近15万元。如果施用传统肥料,虽然一年采四轮,但因为单价低、人工成本高,只能赚10万元左右。

林正锦说,种茶是一门技术活,他经常找附近茶科所的专家们聊天,探讨种茶知识和技艺。

林正锦所说的茶科所全名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在该所的社口综合试验基地,有一座拥有多个珍稀品种的茶树种质资源圃。基地负责人王振康每天巡视茶园,为即将开展的茶树试验做好准备。

王振康的另一个身份是福建省科技特派员。去年以来,帮助附近茶农打造生态茶园效果很好,越来越多人来取经王振康说,一些茶园过度施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今年将继续推广有机肥和适合茶区的小型施肥机,帮助茶农提高管理效率。

新的一年,坦洋村里占地约20亩的茶叶小微园正在积极筹建。目前村里有不少小作坊,产品附加值不高。林正锦说,按照相关政策,小微园里的厂房可先租后买,有了更大的生产空间,茶农们发展生产的信心更足了。

涉茶从业人员约占全市人口的60%,做好茶产业这篇土特产文章意义重大。福安市委书记周祥祺说,当地将以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的思路为引领,推广生态茶山和茶旅融合,切实提高坦洋工夫的品牌价值。郭圻林德韧

 

编辑 贾凡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