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智能制造工厂。
(图2)智慧水务监控中心。
(图3)晨天智慧水务参加水博会。
【本报记者颜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围绕节水的方方面面,采取大中小各类举措。‘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涵养水源,大大小小的措施都汇集在一起,北方地区节水要实实在在去落实。”一汩汩流淌,一方方润泽。节水是民生工程,也是生态工程。在这项重要工程中,天津晨天智慧水务有限公司(简称"晨天智慧水务")贡献民企力量、展现民企作为。
水务行业关乎民生根本,供水系统的安全、高效与可持续运行始终是城市发展的重点课题。其中,管网漏损控制与系统节能降耗,是当前许多供水企业共同关注的技术难点和发展方向。
“减少水资源浪费,提升运行效率,是行业持续努力的目标。”晨天智慧水务总经理助理许浩表示,“作为水务领域全供应链体系服务商,我们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与系统优化,为行业提供切实可行的服务方案,实现节水、节能、智慧化管理的协同提升。”
从居民用水终端的过度消耗,到地下管网的“跑冒滴漏”,再到水厂泵站的低效运行,这些难题既是挑战,也是晨天智慧水务深耕的方向。如今,通过人工智能、物联网、数字孪生等技术的深度应用,这家企业正将“痛点”转化为“亮点”。
从2006年成立之初,到如今构建覆盖供水、排水、节水全产业链的智慧服务体系,晨天公司这家深耕水务领域近20年的企业,正以“智造+软件+服务”的三位一体模式,为水务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用技术创新筑牢水务根基
“过去泵房巡检需要老师傅带徒弟实地摸排,现在AI巡检系统能实时捕捉泵房漏水。”在晨天智慧水务监控中心,讲解员指着数字孪生系统中清晰呈现的三维供水管网介绍。这种从“人海战术”到“智能感知”的转变,正是晨天智慧水务以技术创新破解行业难点的一例。
目前,企业近300名员工中,研发团队人员占比大于30%,他们专注于AI算法、物联网集成、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我们和天津大学等高校共建产学研基地,把实验室的理论变成车间的产品,再变成管网里的实效。”许浩介绍。
晨天智慧泵房作为企业引以为傲的技术,融合AI、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将能耗管理、水质监测等10余项功能集成于统一平台,实现泵房“无人值守、有人知晓”。其中,智慧流量调节系统通过自适应算法联动高层建筑储水水箱,用水低谷时注满水箱,高峰时优先调用储备水,“这一模式能降低高峰时段对市政管网的压力冲击,漏损率有效降低。”许浩补充道。
智能加药系统则破解了水厂投药“凭经验、靠预估”的难题。
系统通过“前馈+模型+反馈”多参数控制模式,实时监测原水流量、pH值等数据,精准计算投药量。“智能加药系统在宝坻区潮新污水厂也已成功应用,帮助客户实现药耗成本可控、水质稳定达标、人力投入减少三大目标。”
“我们构建了覆盖城乡的现代化水务管控体系,实现了对供水管网漏损的有效控制,提高应急供水能力的同时,有效保障了区域供水水量、水质及水压安全。”智慧水务综合管控平台的研发,让“看不见的管网”变得可视化。
智慧水务综合管控平台基于物联网、大数据、数字孪生技术,整合供水企业的应用系统与信息资源,对水源水量、水质、管网流量、压力等数据实时监控。这一成果在全国多个项目中落地,成为智慧水务建设的重要支撑。
技术攻坚的背后,是研发人员的默默付出。“我们的技术团队在炎炎夏日,三十八九度的天气中,亲自去很多的老旧小区进行实验,一遍一遍厘清地下的管网关系。”许浩表示。
从实验室到一线现场,晨天智慧水务的科研人员用实干诠释着创新精神,“大家以为这种科研人员可能是坐在办公室里面敲敲电脑,实际上我们科研人员是真正地下到一线,下到实地去工作”,正是这种务实作风,让晨天的技术突破更接地气、更具实效。
从卖设备向造生态转型
“我们不只是卖设备,而是提供从‘源头到龙头’的全场景解决方案。”许浩表示。这一理念,标志着企业从传统制造向智慧服务生态的深层跃迁。
过去,水务服务常面临“碎片化”困局:设备由一家供,安装由一家干,运维再交给第三方,用户协调难、责任不清、效率低下。晨天智慧水务则构建起覆盖智能设备研发制造、智慧平台搭建、工程建设与维保运营的全供应链体系,实现技术统一、责任闭环、服务可溯。
针对老旧小区普遍存在的高层供水压力不足问题,企业创新研发户外景观叠压供水设备。该设备采用一体化集成设计,外形美观如景观箱体,可直接安装于小区绿地或空地,无需新建泵房,实现“零土建、快部署”。通过智能变频与管网叠压技术,系统能实时感知市政水压波动,在用水高峰时段自动增压,有效保障5至6层住户稳定出水。同时融合物联网远程监控功能,支持故障自动报警、远程参数调整,真正实现“无人值守、智慧运行”。
这一方案已在多个老旧小区落地应用,居民不再需要早晚接水储水,用水体验显著提升。而背后支撑的,是晨天“智造+软件+服务”三位一体的能力体系——从产品定义到系统交付,从现场实施到持续运维,企业正以系统性思维重塑智慧水务服务边界。
运维服务,正是这一生态闭环的关键支撑。企业组建了百余人的专业化运维团队,在全国多个区域设立服务驻点,实现网格化布局与快速响应机制。去年春节,天津遭遇零下18度极寒天气,近百人应急团队24小时待命,连夜抢修冻管。正是这种“把用户当家人”的服务理念,让企业多次收到“热情服务暖人心”的锦旗和客户感谢信,也赢得了上级管理单位的信赖。
绘就绿色发展图景
作为“天津市绿色工厂”,晨天智慧水务将“节能、节水”基因融入产品与运营全过程。
“节能节水,就是最实在的减碳实践。”许浩表示。在城市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居民用水需求不断增长,供水系统面临更高负荷。与此同时,部分既有供水设备在运行中存在能效优化空间,尤其在用水低谷时段,多泵并联运行易出现频繁启停、单机负载率低等问题,带来一定的能源消耗。
为此,晨天智慧水务推出节能错峰供水设备,专为住宅、办公楼、酒店、学校等用水波动大的建筑场景设计。设备采用错峰节能技术,在用水低谷时段,自动切换至高效单机运行模式,替代传统多台水泵,同时工作的高耗能状态,有效避免“大马拉小车”和空载损耗。
系统根据实时用水需求智能调节运行策略,实现按需供水、动态节能。不仅显著降低整体运行能耗,还减少了设备磨损,延长使用寿命。同时,设备支持远程监控与故障预警,运行状态实时可查,异常信息自动推送,保障供水稳定可靠。
目前,该设备已在多个居民小区成功应用,为建筑供水系统的绿色低碳运行提供了高效、智能的解决方案。
雨水回收系统则让雨水变废为宝。晨天智慧水务通过因地制宜打造雨水收集-处理-储存-回用系统,融合工程手段与智慧化处理回用控制措施,实现雨水的有效收集、合格处理及自控运行。为众多企事业单位的浇灌、道路浇洒、冲厕、车辆冲洗等用水开辟可替代水源,降低用水成本,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助力海绵城市建设。
在直饮水技术上,晨天的突破同样显著。传统家用净水器所使用的小型RO膜产水率仅33%左右,而企业研发的节水型管道直饮水设备,通过多重回收技术将产水率提升至85%,废水率控制在5%。
在污水处理领域,晨天智慧水务的厂站网一体化调度系统通过模型算法及调度模拟,全面感知污水收集、输送、处理与排放环节,实时监测与预警污水排水系统出现的水质/水量异常,管网超载、排口溢流及河道污染风险。并针对性地生成调度方案与应急处置方案,指导与辅助城市排水系统实现污水处理厂与污水管网的协同运行,提高污水管网的污水收集与输送效率。
“在静海区,这套晨天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让污水变清水,村民再也不用捂着鼻子过水沟了。”农村污水治理项目,已在天津、河北等地落地多个,助力乡村生态振兴。
企业自身的绿色实践同样走在前列。晨天智慧水务的绿色智能工厂集成光伏发电、智能储能与智能供电系统,通过精细化的电能平衡设计,实现能源高效利用,显著降低设备运行能耗与成本。这一从源头践行可持续发展的举措,不仅助力企业获评“天津市绿色工厂”,更树立了智慧水务领域绿色制造的标杆。
在水网上书写责任答卷
“供水是民生大事,一丝一毫不能马虎。”从雄安新区重点项目到天津老旧小区水管改造,从疫情期间应急供水到寒冬里的冻管抢修,晨天智慧水务秉承“三度五水”企业精神,以专业技术和快速响应,为城市供水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坚实支撑。
在践行社会责任方面,企业多次为甘肃、河北贫困地区捐资助学,组织员工无偿献血、认购扶贫产品,“我们是民营企业,更是社会一分子。”这种担当让晨天智慧水务在防汛抗旱、应急供水等任务中冲锋在前。
2025年2月,天津市委书记陈敏尔到晨天智慧水务调研,勉励企业“用好‘两新’‘两重’等政策,提升生产、运营、管理、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此后,企业积极对接政策,在市、区两级政府各部门的支持下,进一步延伸产业链,“书记最关心的还是要求我们做好创新加服务,这也是企业发展的两个命脉。”
“我们希望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推动水务行业共同进步。”为了让服务更规范,晨天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标准是行业的风向标。许浩介绍,企业参编多项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从二次供水设备到智慧泵房运维,“我们想把实践经验变成行业共识,推动整个水务领域提质升级。”
晨天智慧水务不仅参与标准制定,还通过开放合作分享技术成果。作为天津市节水产业副理事长单位,其积极参与行业论坛、技术交流活动,“在中国水博览会、中关村论坛、中国国际高交会等国家级科技会上,与同行分享智慧水务经验”。这种开放包容的姿态,让企业从“单打独斗”变为“生态共建”,为行业发展注入合力。
谈及未来3至5年的目标时,许浩表示,晨天智慧水务将紧密围绕“智慧化、节能化、精细化”的核心发展方向,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重点聚焦于智慧水务系统中的节水与节能关键技术突破。
具体而言,继续推进分区计量技术的智能化升级,通过高精度传感器、大数据分析与AI算法相结合,实现对供水管网漏损的精准识别与动态监控,显著提升漏损控制水平,降低水资源浪费。深化智慧加药系统的研发与应用,基于水质实时监测数据,构建自动化、自适应的药剂投加模型,实现药耗最优化,在保障出水水质的同时降低运行成本。着力开展泵组运行优化与节能控制技术攻关,通过智能调度算法与变频控制策略,提升水泵运行效率,降低能耗,助力水务设施绿色低碳运行。
水务行业的革新之路没有终点。把企业发展融入国家战略,以创新为引擎,在技术攻坚中锻造核心竞争力,视服务为生命,在民生需求中找准价值坐标。晨天智慧水务用一个个项目、一项项技术、一次次服务,践行着“守护生命之源、共筑节水未来”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