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七十年 聚力创新篇|宜昌市工商联:赓续奋进新征程 笃行不怠谱新篇

2023年10月24日23:55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近年来,湖北省宜昌市工商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牢把握“四会”要求,在促进“两个健康”中发挥积极作用,充分彰显了工商联担当作为。
 
强化思想政治引领
 
  宜昌市工商联引导广大民营经济人士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宜昌市工商联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举办会长之家、宜昌楚商大讲堂、非公党建联盟等特色理想信念教育活动;举办各类读书班、培训班、宣讲会220场次,累计3万余人次。
  加强年轻一代成长培养。宜昌市工商联推动成立年轻一代企业家商会组织。创新推出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成长工程方案,持续实施“菁英计划”,先后组织近400人次的年轻企业家赴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学习培训。
  开展思想状况综合分析研判。宜昌市工商联灵活运用“谈、育、导、帮”等方式,定期开展民营经济人士思想状况专题调研,及时回应思想关切和利益诉求,稳定企业发展预期。加强典型示范引领,18名民营企业家荣获“湖北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牵头“总裁说品牌”全媒体推介活动,10名宜昌优秀民营企业家变身企业推荐官,为品牌代言。
  
夯实基层组织建设
 
  宜昌市工商联坚持补短板、攻弱项、固基层、强基础,着力夯实工商联工作基层基础。
  加强工商联机关建设。宜昌市工商联深入开展“叩问初心找差距,加压奋进争一流”大学习、大讨论、大提升活动,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工商联干部队伍。全市13个基层工商联实现全国、全省“五好”县级工商联全覆盖,3个基层工商联获评全国“五好”标杆县级工商联。
  推进工商联所属商会改革。宜昌市工商联现有直属商会40余家,党组织覆盖率90.5%,其中8家商会先后获评全国“四好”商会,宜昌市重庆商会连续三次荣膺全国“四好”商会;13家商会先后获评全省“四好”商会。推动商会党建有序规范发展。以清廉建设示范点为抓手,清廉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强化会员队伍建设。全市有各级各类商会174家、会员3.3万多个,有效实现了商会组织在民营经济各行业各领域的有效覆盖。服务经营主体全覆盖工作在全国率先破题,乡镇(街道)商会实现登记注册、党组织“全覆盖”,全国乡镇街道商会建设推进会成功在宜昌召开。乡镇街道商会工作获评“创新中国”典型案例,13家县级工商联直属商会和乡镇(街道)商会先后获评全省“四好”商会。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宜昌市工商联探索建立全生命周期赋能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服务机制,引导企业践行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宜昌市用活非公有制企业投诉服务平台,推动建立“1+5+N”营商环境问题投诉联动机制,积极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开展“五送一优”助企纾困活动,推动优化营商环境。
  集合优势助力“双招双引”。宜昌市工商联充分发挥商(协)会优势,联合承办粤港澳大湾区楚商经贸交流会,开展招商引资推介活动;举办首届宜昌楚商大会,打造更加开放、更加广泛的交流合作平台。
  目前,宜昌民营经营主体65.7万户,占比98%。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民营企业43家,占比86%;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民营企业281家,占比83.6%。民营经营主体税收占全市税收收入的62.6%。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6万人。
  
扛起共同富裕担当
 
  富而有责、富而有义、富而有爱。宜昌广大民营经济人士顺应时代要求,牢记“国之大者”,积极投身共同富裕伟大实践。
  “百企帮百村”助力决胜小康。宜昌市208家民营企业、35个商会结对帮扶24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连续5年举办“光彩事业”县市行活动,累计向贫困县捐款2251万元,实施帮扶项目319个,吸收上万名贫困群众就业,累计投入公益帮扶资金5.8亿元。
  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1015家商会和民营企业与936个村建立结对关系。2022年以来,177家民营企业投资经营类“兴村”项目96个,累计投入资金128亿元。11家民营企业和商会被表彰为全省行动标兵。
  积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市工商联系统及民营企业累计筹集爱心捐款6700多万元,捐物价值5200多万元。
  万里征程风正劲,千钧重任再扬帆。宜昌市工商联将以矢志必胜的信念、奋进昂扬的姿态、坚定有力的行动,不断开创“两个健康”工作新局面,跑好干事创业的接力赛。
  
湖北三宁化工:在新发展理念中蝶变
 
  近日,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酰胺及尼龙新材料项目召开大战100天项目竣工中交启动会,正式吹响占地1588亩、投资145亿元项目建设收官的号角。届时,两条完整的尼龙6切片及纺丝和尼龙66循环经济产业链将成为三宁化工制胜市场的又一利器。
  这家县级小化肥厂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准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权和突破点?梳理三宁化工在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关键期的发展脉络,不难找出答案。
  
抓机遇谋项目
 
  谈起企业的高速发展,三宁化工董事长李万清总会从2007年谈起,那年企业北上“联姻”原国有特大型企业晋煤集团,获得煤炭资源和发展资金支持。多年来,企业逐渐成为国内化工领域肥化结合、矿化结合、材化结合的循环经济发展典范。
  2016年,三宁化工主动关停全资子公司田田化工,承受近3.5亿元损失,为碧水蓝天让路。2018年2月,通过产能置换,三宁化工投资100亿元,建设合成氨原料结构调整及联产60万吨/年乙二醇项目,这是当时湖北省的关改搬转示范工程。2021年又乘势而上,投资建设酰胺及尼龙新材料项目。
  现在的三宁化工,化肥产业从最上游的矿石到最终的化肥精细产品,化工产业从煤炭原料到纺丝,它们分别独立又相互关联,带来了强大的低成本效应,循环经济占企业产值40%左右,每年仅资源节约和节能增效就创造2亿元以上价值。
  
钻技术攻难题
 
  “要瞄准行业科技前沿,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开发和集成攻关,努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现企业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对于如何破解企业发展难题,李万清无比坚定。2022年,三宁化工研发经费投入达4.1亿元,创历史新高。在武汉青菱投资新建三宁化工研发基地,占地约73亩,设计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致力为企业吸收高端人才,持续提升技术团队专业化水平。
  为激发专业技术人员创新潜能,三宁化工坚持推行科技创新成果和专利利润分成办法,不论门槛、不问身份,近两年已发放奖金306万元。为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技术难题,三宁化工积极搭建平台,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截至目前,企业拥有自主研发专利581项,有效专利487项,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占比达63.47%。
  
数智同步升级
 
  三宁化工持续推动企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重塑生产流程,生产效能和人均劳动效率大幅度提升,工艺稳定、管控精细、产品提质。据统计,仅乙二醇5G智能工厂每年节能降耗2%左右,生产成本下降4000多万元。
  在5G智能工厂初具规模的基础上,三宁化工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驱动,以生产制造智能化、经营管理数字化、项目建设数字化为核心,启动新一轮数智联动提质升级。
  目前,企业成立一级职能部门推动数字化转型,打破业务系统的数据孤岛现象,实现多维、多元有效融合。通过全要素、全产业链、全管控链、全价值链的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企业市场反应能力更快、发展韧性更强。
 
  稻花香集团:创新书写高质量发展民企答卷
 
  从“三个人、三口缸、1500元贷款”创业起步,到中国企业500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稻花香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历经40余年的发展,始终扎根荆楚大地,拥抱新变革、践行新理念,书写了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
  
一张蓝图,剑指“双百亿”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撑起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作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近年来,面对经济新常态,稻花香集团坚守实业、聚焦主业,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奋进“十四五”、决战“双百亿”为目标,打造百亿大市场,构建百亿产业链,不断夯实白酒主业发展根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创新引领转型升级,稻花香深化“131”战略,“清样”“活力家族”等中高端产品销售增势明显;科技赋能产业发展,全国首创馫香工艺,推出馫香原浆、山水风系列新品,建立白酒发展新赛道;改革驱动营销升级,全国布局三个营销大区,稳步实施“四大计划”,馫香事业部分类运作;组织厂商走进革命圣地,汲取红色力量、赓续奋斗精神,激发全员竞争拼抢的活力,为稻花香打造百亿大市场提供有力保障。
  稻花香集团董事长蔡开云表示:“稻花香将在战略部署、产业升级、技术研发、市场营销、品牌文化建设等方面改革创新,进一步优化产业、做强主业、赋能品牌,为集团行稳致远打下坚实基础。”
  
一颗匠心,酿造品质芬芳
 
  在稻花香,从集团董事长到生产一线员工,始终秉持一颗匠心,坚守质量根基,夯实品质基因,为幸福生活酿美酒。4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稻花香与时代同频共振,用匠心做企业,用品质赢市场,通过文化赋能、科技创新、品质提升、营销变革、服务升级等,将匠心融入生产经营方方面面,全心全意为消费者酿造最优质的美酒。
  树立“大质量观”理念,稻花香实施产业链质量提升行动,提升品质、严控质量、保障消费安全,成功摘得湖北省第九届长江质量奖;建设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新体系,全面推进“燎原”战略和“131”战略,让服务的触角延伸至市场末梢,为消费者提供品质消费体验;着眼长远发展,聚焦数字经济,探索在白酒传统产业链中应用数字化、标准化、智能化技术,推进白酒产业智能化进程,加快企业高质量发展步伐。
  
一腔赤诚,践行民企担当
 
  牢记初心使命,稻花香通过产业带动、行业支持、公益慈善等多种形式,践行民企担当和责任,共建和谐社会,共创美好生活。以白酒产业为核心,稻花香发挥食品饮料产业链长企业的作用,带动配套包装、物流产业、文旅产业创新发展,助力“强产兴城、能级跨越”,构建美美与共新格局;以“强企富民”为宗旨,坚持做有温度、有情怀的企业,主动融入国家战略,践行共同缔造,参与脱贫攻坚、“万企兴万村”行动,捐助光彩事业五峰行、恩施行,驰援湖北抗疫保供、河南防汛救灾、上海抗疫,开展慈善助学活动,捐赠教育发展基金,让企业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群。
  蔡开云表示,作为民营经济的一员,稻花香要勇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和实践者,以拼抢实干的精神、攻坚克难的魄力、走在前列的勇气,瞄准强链补链新模式,打造产业发展强引擎,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民企力量。
(编辑 张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