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资进村的“编外”村干部

2020年07月08日02:07来源:中华工商网

  (记者 程景亮)奔着投资农业而来,却把自己变成了一名“编外”村干部,这是8年前,夏玉华没有想到过的事。

  今天,在辽宁省丹东市九连城镇的河西甸子村,8年来的积久养成,让“有困难找小夏”几乎成了“河西人”的一种“习惯”。

  在当地,坊间一直流传着“先有马市岛,后有九连城镇,再有丹东市”的说法。马市岛得名于岛上的马市村。明清时代,是有名的牛马牲畜等买卖交易市场,曾与现丹东市区的“菜市”“粮市”“鱼市”“柴草市”等齐名。马市岛临近丹东市水源地,岛上特有的“小气候”,也让马市岛成为了城市的“菜园子”。河西甸子村位于马市岛的最东端,当地人习惯自称为“河西人”。几乎同大部分北方农村一样,村里的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留守的多是老人、儿童等。

  2012年,响应国家和地方政府号召,夏玉华以自己创办的东北华森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为后盾,在河西甸子村承包了130亩土地,并就此与河西甸子村结下了一份不解之缘。

  在这130亩土地上,先后盖起了20余个大棚,成立了香菇合作社。100多户“河西人”加入合作社,年产值最高时可达500万元。这20个大棚和相关配套所需员工,全部优先录用“河西人”。

  “河西人”曾经算过一笔账,村里人善早起,早上四五点钟起来打理土地,七点回家吃饭,八点进厂上班,全不耽误。一户人家如果有两个人进厂上班,仅工资一项,年收入就能达10多万元。如果是社员,土地流转每亩收入4万元左右,进厂上班,每个月收入4000余元,年底还有合作社的红利。

  对于村里一些有困难的村民,夏玉华更是打开就业安置的“绿色通道”。

  今年65岁的马华德,身患残疾,腿脚不方便,他老伴63岁,也是体弱多病。为了照顾老俩口,夏玉华专门给马华德安排了一个基地打更的岗位,每月2000多元。在河西甸子村,同马华德有着相似经历的还有十余人。

  今天,随着村里香菇产业的发展,周边种植、运储、深加工企业也纷纷落户,产业链逐渐完善,用工需求同步增加,村民的收入也水涨船高。

  近年来,丹东市大力发展庭院经济,软枣猕猴桃等小浆果类的特色种植,不但美化了村落庭院,还可以让村民们足不出户就能“坐等”收益。

  以软枣猕猴桃为例,利用自家庭院,管理得当,第二年可株产8-10公斤,按目前市场零售价40-60元/公斤计算,第三年以后盛果,每株产量为25公斤左右,每株即可收入1000元-1500元。

  为了响应政府号召,帮助村民致富,夏玉华在帮扶村民发展庭院经济的同时,还会向有需要的农户免费赠送苗木。一年生的苗木可卖到300-400元每株,三年生的苗木每株1000元。

  河西甸子村1987年建村,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老村部年久失修,下沉严重,原本一楼的窗台,现在有时扮演着酷暑时村民纳凉“板凳”。

  “有困难找小夏啊。”村干部尝试着找到了夏玉华。夏玉华倒也爽快,二话没说就应承下来。紧接着流转土地,设计、施工。短时间内,新的村部建起来了,会议室、活动室、办公室、村民调解室,一应俱全。

  关于河西甸子村的新村部,人们看得到的是眼前700多平的小楼,看不到的是小楼周边300多平的空地。

  在北方农村,阳光与土地、作物休戚相关,些许变化都会影响收益。而村部周边300多平的土地恰恰无法接受正常日照。对于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农民而言,这样的负担无人愿意承担。于是,担子又毫不意外地落在了夏玉华的肩上——不但自掏腰包建起了村部,还流转了被遮光的300多平土地。

  在为数不多已经实现了组组通公路的村屯之中,河西甸子村是其中之一。目前,河西甸子村全村4组576户村民,全部实现了油路入户,20多公里的修路费全部由夏玉华承担。村子也彻底告别了雨天一脚泥、晴天一脚土的过往。

  人是一座桥梁。在民建丹东市委对口帮扶的凤城市弟兄山镇西车村,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夏玉华提出发展反季节蓝莓项目,并协调争取了50万元资金。为改善村里的交通环境,他又多方协调,为村里铺设了两公里油路,安装了32盏路灯。经过三年的努力,这个省级贫困村实现了全员脱贫摘帽。

  在楼房镇孤山村,夏玉华实地考察当地特色毛桃的产业发展情况,并帮助开拓市场。2018年收获季节,他在一个月时间里就帮助发展企业及个人客户100多个,销售毛桃1万余斤。在他的指导下,当地农户组建了合作社,引入现代管理模式,避免了内部竞争,提升了水果品质。目前当地毛桃产业不断壮大,一村一品的格局已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