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郭钇杉北京报道】未来科学大奖委员会于8月6日公布2025年获奖名单。季强、徐星、周忠和因发现了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化石证据获得“生命科学奖”;方忠、戴希、丁洪因在拓扑电子材料的计算预测以及实验实现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获得“物质科学奖”;卢志远因在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单元密度、器件集成度和数据可靠性领域的发明和引领贡献获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未来科学大奖自2016年由香港未来科学大奖基金会设立,由科学家和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未来科学大奖关注原创性的基础科学研究,奖励在中国内地(大陆)、港澳台地区做出杰出科学成果的科学家(不限国籍)。未来科学大奖目前设置“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三大奖项,单项奖金约720万元人民币(等值100万美元)。
2016年至今,未来科学大奖共评选出46位获奖者,他们均是来自生命科学、物理、化学、数学、计算机等基础和应用研究领域极具成就的科学家,开展了具有原创性且产生巨大国际影响的研究工作。
2025未来科学大奖周将于10月22日- 26日在香港举行,来自全球的世界级科学家,将在科学峰会上共同探讨前沿科学议题,分享最尖端的科学资讯和前瞻视角。科技论坛、亚洲青年科学家基金项目年会则着重促进跨学科交流与创新探讨。青少年对话获奖者在香港科学馆举办,获奖科学家将分享科研心路历程、激励科学梦想。最值得期待的高光时刻——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将在香港文化中心举行。
(编辑 牛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