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商界大佬的成功与学历无关

2017年05月27日07:53来源:国际品牌观察

近日,胡润研究院发布了“2017社会大学英雄榜”。榜单上显示,登上胡润百富榜的 2000 多位资产达20 亿及以上的企业家中,有一半人没有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按照社会标准来看,这些人或许是别人眼中最不可能成功的一群人,但恰恰是这些人,他们不但成功了,而且还创造了伟大的企业。

 

说到与学历无关,白手起家的企业家这几位却不得不提。

 

1.jpg

“饮料大王”宗庆后

 

从卖冰棒起家,用了 26 年时间成为胡润和福布斯财富榜首富的“双料王”。但是大器晚成的宗庆后却有着一段难忘的艰辛岁月。

 

宗庆后的家族曾显赫一时,到了解放后,家庭变得异常贫困。1963 年,初中毕业后,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宗庆后去了外地打工。在海滩上挖盐,晒盐,挑盐,在茶场种茶,割稻,烧窑。那时的宗庆后与其他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一样一直到 33 岁,宗庆后回到杭州,在校办厂做推销员,10 年里辗转于几家校办企业,仍然郁郁不得志。待到他开始创业的时候,已经 42 岁了。

 

创业时,宗庆后凭借着手上借来的 14 万元“巨资”,做起了卖冰棍的生意,只要有人需要冰棍,不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空,宗庆后都会准时送货,赚取几厘钱的利润。后来,凭借自己辛苦建立的销售网络,筹建了杭州保灵儿童营养食品厂,生产儿童保健品。1991 年,娃哈哈集团公司得以组建,主营业务是饮料市场。1996 年,娃哈哈纯净水诞生。

 

如今,坐拥数百亿资产,宗庆后却过着苦行僧式生活。在企业管理方面,宗庆后认为:“在中国现阶段要搞好企业,你必须专制而且开明。”娃哈哈集团直到现在也不设副总经理,生产、销售等各个领域的管理则是通过各个部长担任。业内还盛传“买一把扫把都要宗庆后签字”的段子。

 

2.jpg

“玻璃大王”曹德旺

 

9 岁才上学,14 岁被迫辍学。为谋生卖过烟丝、贩过水果、拉过板车,修过自行车。长年累月一日两餐食不果腹,在歧视者的白眼下艰难谋生,尝遍人间艰辛苦楚。但正是这些苦难,磨砺了他坚韧的性格。他坚信,命运要靠勤劳的双手来改变,他要让全家人“把日子过得好一点”。

 

1976 年,曹德旺进入了福清市高山镇异形玻璃厂当采购员,他的工作是为这家乡镇企业推销人称“大陆货”的水表玻璃。1983 年,曹德旺承包了这家年年亏损的乡镇小厂,赚到人生第一桶金。1985 年,他将主业迅速转向汽车玻璃,彻底改变了中国汽车玻璃市场 100% 依赖进口的历史。1987 年,成立福耀玻璃有限公司。

 

在曹德旺二十多年的企业家生涯中,他认为自己的成功,最大的经验就是:做事如同做人,不论做人做事,还是做产品,都要始终“以诚为本”。“作为企业家,在准备创业时一定要记住,做小事情靠技巧,大事靠眼光和人格魅力。”

 

3.jpg

国民干妈”陶华碧

 

与前面宗庆后和曹德旺经历相比,陶华碧的成功可谓更为典型。2012 年她以 36 亿身家登上胡润中国富豪榜,2016 年公司销售额突破 45亿元。

 

陶华碧出生在贵州省湄潭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自幼家贫,从小到大都没读过书,结婚不久丈夫就病逝,扔下她和两个孩子,为了生计她去外地打工、摆地摊。1989年,陶华碧用省吃俭用攒下来的钱,开了一家简陋的餐厅(实惠餐厅),专卖凉粉和冷面。为了佐餐,她根据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制作了一种特制的麻辣酱,用来拌凉粉,没想到生意越做越大,客人越来越多,还有一些顾客专门上来买她的麻辣酱。1996 7 月她在南明区云关村招聘了 40 名工人,办起了食品加工厂,专门生产麻辣酱取名为“老干妈麻辣酱”。1997 年,“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工人队伍扩大到 200多人,并制定了严格的选人招聘标准:忠厚老实,吃苦耐劳,能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能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

 

2012 年,美国奢侈品电商Gilt 把老干妈奉为尊贵调味品,约7.74 英镑一瓶,折合人民币约79.1 元。让老干妈进入“来自中国的进口奢侈品”行列。她成功的原因有三:

 

第一,风味独特,具有知识产权的独家配方,其它品牌辣酱很难取代。第二,定价准确,集中在 7-10元的主流消费区间。第三,口碑传递,多年来“老干妈”的推销和广告都少之又少,基本只靠销售渠道的铺设,以及产品所换来的口碑在人际间的传播来打开知名度。

 

从“老干妈”创立至今,一直走的是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平均 8 元一瓶的麻辣酱,每天卖出200 万瓶,一年用1.5 万吨辣椒,1.8 万吨大豆,销售额突破 50 亿,15年间产值增长 77 倍;过去 3 年缴税18 亿,15 年中纳税额增长了155 倍;在贵州 7 个县,“老干妈”建起了 28万亩无公害辣椒基地,直接间接带动 800 万农民致富。

 

陶华碧曾说过:“我做本行,不跨行,就实实在把它做好、做大、做专、做精。不要想赚便宜钱,好生生去做,自己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少事情,自己打下一片天,才是真本事。这也做那也做,哪有那么多的精力 ? 我一心投入辣椒酱行业,越做越大,而且越做越好。我们利很薄,就靠走量,薄利多销,靠暴利那是不行的。滴水成河、粒米成箩。钱再来得快,也不能贪多。我们要把一个行业做精,不要去贪大,要先把自己做强,做成精钢、好钢。让好的东西祖祖辈辈都可以延续下去。”

 

(责任编辑 鲁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