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有水大河满

——访华兴控股集团总裁葛小松

2021年07月27日22:36来源:中华工商网

  (黄涛)葛小松,初次见面看上去温和儒雅,很难让人想到他是一个产业投资巨头:先后控股或参股了190多家企业和大型集团,总资产超过1600亿元。

  在掌舵华兴控股10年间,葛小松不断扩展版图,至今已将触角延伸至矿产能源、地产、农业、文化旅游、生物医疗、工业制造等产业领域。

  短短10年,资产从40亿元增长至1600亿元。华兴控股有什么独特之处?经过多次采访,笔者深切感受到,葛小松似乎以一种不易被人察觉的领导力影响着这家企业。让我们选择从现象入手,去探寻背后的原因。

金钱不是第一位的

  如果简单地用钱来衡量,已无法理解葛小松的行为。显然,有一种超越财富的信念在推动葛小松和华兴控股。

  谈及投资,葛小松的同事这样评价:“葛总做投资只会选择能引领趋势和带动社会效益的项目。”

  一个做投资的人,不把金钱放在第一位,他能称得上是个好的投资人吗?

  “每投资一个项目之前,我们都要先研究产业。首先产业方向要对,其次要有超前的技术,或者特有的资源。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企业领导者人品好。”投资标准与同行们似乎大同小异,但在如战场的商场,葛小松绝不是急功近利的人,他只要看好一家企业,就会保持足够的耐心帮助创业者,慢慢把企业做好、做大、做强。

北大光华与华兴控股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多年来,葛小松看中哪个领域,就会扎根其中。“只要扎进一个领域里研究,就会不断发现新项目。但一个项目常常也要做七八年的时间。所以,从产业投资的角度讲,我们是没有退出概念的。”

  葛小松认为,现在投资人大部分太浮躁,又想做产业投资,又不想培养团队,又想保证投资安全,又想挣快钱。“这样自相矛盾的投资人不但自己做不好,还容易把创业者带偏。现在捡钱的时代已经过去,投资人必须要有产业思维才能避免浮躁。”

不让自己放松下来

  任何时候见到葛小松,他都是一身笔挺的职业装。和他说话的时候,不管话题是什么,谈话都会不自觉地变得严肃起来。你很难和他开玩笑,仿佛除了工作之外谈任何话题都是不合时宜的。

  但当你真正和他熟络起来之后,你会发现他并不死板,相反,他的举手投足间尽显儒雅与谦恭。这个来自贵州的汉子,有着当地人处事不惊、性格温和的特质,比起一个掌控千亿资本的企业老板来说,他更像是一位学者。究其原因,贵州山地众多、生存条件艰苦的特点,使贵州人凡做一事,都要付出成倍的努力,这也养成了葛小松吃苦耐劳、坚毅淳朴的性格。

  据葛小松身边同事讲,从2010年创立华兴控股集团开始,葛小松就对自己保持着近乎苛刻的要求,他之所以重视着装,一是能让自己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进入工作状态;二是时刻提醒自己不可以放松。因为他心里清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要稍有解怠就会被人抢先,甚至落败。

  在某次活动中,主办方询问华兴控股工作人员,要不要把葛总登台讲话的环节搞得氛围轻松一下,这位华兴人的回答是:葛总很难让自己放松下来。

  葛小松的全力以赴给了合作伙伴以安全感,给了员工以动力,作为一个企业的带头人,他时时处处彰显着榜样的作用。在葛小松看来,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而有的人之所以能干出一番事业,是因为人们的信任给予了他力量。

  信任铸就力量,而回应信任,则需以诚相待。别人做投资急功近利,收割一茬就撤,而葛小松做投资首先想到的是产业的未来,而且华兴一定要能掌控全局。葛小松说:“社会与国家信任你,把资源和权力赋予你,你要把决定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不能让别人牵着鼻子走。”

考察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

  “华兴控股所布局的产业往往掌握了全部产业链,从秸秆新材料到富硒功能农业,再到茶产业。”葛小松表示,全局掌控让我有更多的操作便利,也让我可以更自信地面对那些信任我的人。

雪球在一条赛道滚不大

  采访中,葛小松多次提到,掌舵华兴这10年让他成长了很多,其中之一,就是让他有了更远大的目标。他举了个例子,2009年,中国网购交易额为40亿元,2020年中国网购交易额已过万亿,增长了250倍。

  “和绿城等企业相比,我们华兴还需要更加努力,同样是民企,这10年间它们的规模增速要比华兴高很多。”

  葛小松坦言,自己最擅长产业投资,虽然华兴这些年赚了不少钱,员工有盼头,但自己并不是特别满意。“我们未来将会更聚焦一些产业,同地方政府加强合作,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尽量让产业链条惠及更多的人群。例如茶产业、文化旅游、生物医疗等。”

  葛小松说,过去10年,华兴投资布局了很多产业,这也使他的经验有了迅速成长。虽然产业不同,但投资的道理是相同的,而且积累下来的人脉资源也让自己有了更多伸展拳脚的空间。“说起来也很简单,无非是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学习。就和滚雪球一样,你总在一条赛道上滚来滚去,那你能有多大体量?只有多去别的地方吸收知识和经验,才能丰富充实自己,这时再回到原来的赛道你会发现,你可以掌控全局了。”

要扛起社会责任的重担

  一般来说,衡量一个企业是否成功,首先要用财富指标,但绝对不能仅仅用财富指标。

  10年前,华兴控股的资产为40亿元。对于那时的葛小松来说,利润是第一位的。但是,10年成长,让他发生了变化。

  “不忘初心,产业报国。”这是华兴控股的座右铭。

  目前,华兴的总资产超过1600亿元。在册员工已达2万名,如果加上累计所投企业,直接间接带动了30万人就业。

  “在投资方面,除了本身投资利润回报之外,我们会更多考虑这个项目能带来的社会效益和价值传承。做投资,是要注重社会责任的。成功的企业家,并不仅仅体现在他的事业上,更主要的是他肩负了多少社会责任。”葛小松说。

  在葛小松看来,创造财富,是一个企业家的本职工作,创造价值,是最基本的社会责任,在这个基础上,企业家还要用自己的能力,去传递正能量。

  华兴的一位副总裁讲了这样一件事:华兴旗下一家企业是劳动密集型的深加工企业,员工有2000人,年利润却只有6000万元左右,曾经有人劝葛小松把这家企业处理掉,不挣钱还要投入不少精力,及时脱手变现才是投资人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葛小松也认真考虑过,这家企业对于华兴控股来说,虽然年利润基本符合集团要求,但也的确可有可无。可他转念一想,这家企业对当地来说,意义就大不一样。在一个流动人口非常少的小城市,2000人就业意味着这家企业关系着不少家庭的收入来源。最终,葛小松放弃了卖掉这家企业的念头。

必须保障员工最基本的利益

  葛小松虽然在投资界摸爬滚打了多年,然而在他脸上却丝毫没有看到岁月的痕迹。

  葛小松说,自己确实是脾气很好的老板。典型的文科男性格,相当包容,也没什么看不惯的事情,尊重每一个人的性格,尤其是对自家的员工。和葛小松共事多年的同事在提到他时说:“跟随葛老板很多年了,就算员工犯了错误,也很少见到他发脾气。”

  葛小松在其著作《资本大格局》中这样写道:“大河有水小河满”的道理告诉我们,只有集体的利益得到保障,才能保障个人利益。这导致了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都形成了这样的一个观念:为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是理所当然的。然而,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对于这个理念又有一个全新的解读:自古以来,长江“大河”一直都是有水的,但是支流“小河”却不是一直都维持“满”的状态,而相反,如果支流“小河”都是有水的状态,那么长江“大河”则一定是“满”的。因此,这句话应该换个说法,即“小河有水大河满”。

  葛小松说,应用到企业管理中也是一样,企业要想使集体利益得到有效保障,那么,就必须要注意对每一名员工利益的保障。如果员工最基本的利益都无法得到保障,那么,企业的最终利益也将无从谈起。

  在葛小松看来,动辄以集体利益为名要求员工牺牲个人利益,就是一种变相的道德绑架。当然,并不是说这种以集体为重的精神不值得提倡,而是这种精神的前提是员工必须是完全心甘情愿的。尊重永远是相互的,想要得到员工尊重,企业也必须要懂得尊重员工,华兴控股自成立以来,从来不提倡员工为了公司利益而舍弃个人利益,这是对员工最基本的尊重,而这正是公司能够取得长足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愿成为一名社会企业家

  对于大城市的孩子来说,接受教育是天经地义的,每天背着书包走在宽敞的马路上去上学也理所当然。但对于生在贵州、长在贵州的葛小松来说,教育资源和机会却是宝贵的。受地理条件等多种因素制约,贵州的教育一直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也让葛小松从小就憧憬着明亮整洁的校舍。

  多年后,创立华兴控股并取得成功的葛小松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做公益,公益的内容就是教育。

  从西柏坡到沂蒙山,从延安到安顺,葛小松在红色力量扎根的地方都修建了华兴幼儿园。

沂山华兴幼儿园揭牌

  葛小松说,他的理想不是成为一个商业企业家,而是成为社会企业家,把他所拥有的资源、对社会的理解、专业技能投入到公益事业中。他说,革命先烈们经过艰苦奋斗,给我们留下了无数宝贵财富,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物质财富让我们过上了现在的幸福生活,而团结奋进、实事求是的精神财富才是最宝贵的。所以他希望通过教育公益来发扬这种精神,让它代代传递下去。

  不仅是老区幼儿园,葛小松还以公益为纽带,同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以设立奖学金、赞助公益活动、担任业界导师等形式为学生们学习和成长提供助力。

  葛小松说,在高强度的工作之余,做公益是难得的放松机会,所以他发自内心地喜欢,做公益让他快乐,让他能从中获得与商业成功不一样的满足感。

  “我总在想,做企业能为这个社会留下什么东西?产品再好也会有被超越或替代的一天,唯有爱与美德会一直传递下去。也许华兴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和北大、法大的学子们多年后不记得华兴曾经帮助过他们,但这份爱会留在他们心底生根发芽,让他们以同样的爱回馈社会。这也是我们热衷公益事业的目的所在。”葛小松说。

 

人物小传

  葛小松,现任华兴控股集团总裁,以“不忘初心,产业报国”为座右铭。长期进行实业投资相关领域的研究与探索,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行业观点。在农业、文旅、能源、生物医疗等行业具有一定影响力,成功主导数十个实业投资项目。连续四年担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MBA校友导师、中国政法大学董事会董事、宜春富硒农业发展与品牌创建指导顾问。

  著有《资本大格局》《现代金融投资者保护》。热心慈善和公益事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集团制定并实施了革命老区幼儿园帮扶计划,在北京大学以个人名义设立奖学金,在中国政法大学设立“华兴教学杰出贡献奖”。荣获人民网颁发的“第十一届人民企业社会责任奖年度人物奖”、北京大学授予“北京大学教育贡献奖”、中国政法大学授予“中国政法大学杰出教育贡献奖”、中国政法大学“优秀校友”称号。

 

人物语录

★市场是残酷的,只有正直、善良才有可能在行业内长久立足,这便是投资对于人类的意义和对于社会的贡献。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传播善良、希望和文明。

★无论是做公益还是做投资,最终的目的都是推动社会的进步。

★一个企业的活力,来源于每一位成员发自内心的热情与激情,这是因为他们相信自己所行之事是正确的。虽然我们会因为失败而气馁,但坚持“行人道,悟商道”,却可以使我们免于恐惧,勇敢向前。

★成功的企业家,并不仅仅体现在他的事业上,更主要的是他肩负了多少社会责任。

★做教育公益,无论是对象还是形式,都是外在的。重要的是,是否在人的心中种下了一颗名为“爱”的种子。当这颗种子生根发芽,爱心也将从此传承下去。

★疫情之下,市场变得很脆弱,只要一次不讲道德、不守诚信,就会对市场环境造成巨大打击。因此,企业要通过诚信经营、加强企业诚信文化建设,来重塑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并共同推进经营环境恢复正常。

★珍惜时光,与靠谱的人做靠谱的事。

 

公司简介

  华兴控股集团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产业投资控股集团,业务涉及矿产能源、地产、农业、文化旅游、生物医疗、工业制造等众多领域。成立至今,先后控股或参股了190多家企业和大型集团,现有资产1600多亿元人民币,在北京拥有员工2600多人,全国拥有2万员工,所投企业累计促进就业超过30万人。

  (本文照片均由华兴华兴控股集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