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章勇长沙摄影报道】“2023年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力争民营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70%,要让广大民营企业有‘优’的服务、‘进’的空间、‘创’的动力,让广大民营企业心里更踏实、信心更坚定、舞台更广阔。这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促进湖南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有力部署。”1月15日上午,走出湖南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联组讨论会场,湖南省政协委员、湖南省工商联副主席、湖南远航控股集团董事长陈旭荣对省政府释放出提信心、稳预期、促发展的强烈信号表示非常赞同。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陈旭荣本人或代表商会在中央及湖南省委统战系统、省工商联系统,通过座谈中发言、沟通中建议等方式,在提振民营企业家信心、推动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等多个方面提出诸多意见和建议,全力为商会组织及民营企业发展建言献策。
2023年,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挖掘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家居等消费潜力;支持教育医疗文体消费,推动家政服务提质扩容;培育壮大商贸领军企业和平台,推动交通运输与现代物流融合……这些都是湖南民营企业的广阔发展空间,是提振信心的具体行动。
作为湖南成立最早的省级异地商会,湖南省浙江总商会多年来以“跳出浙江发展浙江,走进湖南建设湖南”为己任,在湘浙两省对口交流、服务广大浙商在湘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企业十分现实,哪里有支持民企发展的远见,我们就把项目建在哪里。哪里有对民企发展的信心,所以我们就留在哪里。”来湘多年,陈旭荣深刻感受到了湖南对民企发展的信心和诚意。他告诉记者,目前在湘投资的浙商超过30万人,投资总额近万亿元。
陈旭荣介绍,当下企业家信心不足的原因主要是新冠疫情的影响仍然巨大。疫情的不确定性造成企业停工停产的风险仍然存在。同时,市场需求不足消费疲软。传统行业转型升级不可能一蹴而就,新兴行业尚未培育成消费热点,企业投资风险加大。经营成本上升也是民企信心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企业用工成本增加,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增加,利润空间在进一步压缩,企业亏损风险加大。改善预期,提振信心,关键是提振企业和企业家信心。
鉴于民企发展信心在扩大内需的关键作用,陈旭荣在联组讨论时建议,首先要提高政府公信力,从预期上提振民营资本投资信心,坚决落实党中央对民营企业发展的五大方面支持(在政策方向上,深化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在制度和法律上,落实国企民企平等对待;在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在权益保护上,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在交流行为上,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其次,因地制宜,从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中赋予发展信心,从产业链比较优势中树立发展信心,从塑造产业新动能中获得发展信心。要根据湖南本地资源禀赋、产业链特色加大对企业的政策扶持,并且保证政策的长期稳定性。湖南还需要大力发展会展经济,通过支持会展经济的蓬勃发展,塑造产业发展新动能,为湖南省高质量发展贡献新力量。
第三是从坚持创新驱动中坚定发展信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企业是培育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的主力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通过提高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科技企业的创新能力,来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陈旭荣坦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还需要相关部门再向前一步,园区对接企业需求再积极一些,办事窗口效率再提升一档,强调主动作为,全面优化提升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全方位激发企业家创新创业创造活力。”
(编辑 颜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