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程子桐】“这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里程碑,更是我们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的‘定心丸’!”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深入人心,一经发布立刻在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群体中引发了强烈共鸣。不论是深耕人工智能、新材料等新赛道,还是从事传统产业,不论企业是在沿海还是内陆,民营经济促进法如同一条“金线”,串联起不同行业、不同地域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的发展期待。
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普遍认为,这部法律的出台将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法治保障,是制度性突破,也是历史性机遇。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民营经济促进法正以法治之力为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铺就一条“公平竞技场”与“创新试验田”交织的发展之路。他们底气更足、顾虑更少、舞台更大。
“既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又注重规范引导,有利于促进‘两个健康’”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民营经济发展驶入“法治化快车道”,为民营企业破局攻坚、向高质量跃升提供了根本性制度支撑。
“民营企业家一直在盼这部法律,出台非常及时。”成都市工商联副主席、成都市彩虹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刘斌表示,这对推动民营经济稳健前行意义深远,既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又注重规范引导,有利于促进“两个健康”。
“对我们民营企业家来说,这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东莞市工商联副主席、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丰礼表示,民营经济促进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它的出台为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法律保障。“让我们民营企业家能够更加安心地专注于企业发展。”
“将‘两个毫不动摇’‘两个健康’写入法律,明确了民营经济法律地位,规定‘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政策’,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坚定支持。”湖北省青年企业家联合会副会长、湖北陈氏詹王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顺刚说。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让民营企业感受到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把舵护航’的决心,和对‘自己人’的认同尊重。”成都市工商联副主席、通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舒琪表示,该法聚焦民营企业生存发展情况,回应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核心诉求。“我深切感受到国家对保障民营企业发展的坚定决心,这不仅有助于稳定民营企业的发展预期,也极大地增强了我们的发展信心和投资信心,更有利于激发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
作为一名长期深耕实体经济的民营经济人士,青海省工商联副主席、圣源地毯董事长薛婷说:“我深切感受到党和国家在制度层面为民营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回应了企业家长期以来对公平竞争、产权保护、融资便利、法治保障等方面的核心关切。这部法律不仅明确了民营经济在国家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还通过制度设计强化对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为营造公平、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发展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刚性约束与制度创新,精准解决民营企业长期面临的痛点堵点,既彰显国家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更释放出提振市场信心的强烈信号。”湖北省工商联执委、湖北晟威保安服务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甘发勇表示,期待能真正破除隐性壁垒、降低维权成本,推动保安服务行业乃至整个民营经济实现规范化、高质量发展,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法治护航。
山西省青年企业家商会副会长、山西杰兴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邱玥认为,这部法律的出台,是党和政府对民营企业家的信任和肯定,也是对大家所承担社会责任的期许和鞭策。“民营企业的管理者,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依法经营、合规发展,才能为民营经济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全方位构建起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民营企业一心谋发展的底气更足”
民营经济促进法从公平竞争、高效服务等维度优化营商环境;通过“促进投资融资”“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双轮驱动,为民营企业破解发展瓶颈提供制度性方案;“权益保护”单独成章,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可靠法治保障。
“全方位构建起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民营企业一心谋发展的底气更足。”青岛岱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皓宁谈道,民营经济促进法以“负面清单+平等清单”双轨设计,精准破除市场准入的“玻璃门”“旋转门”,从获取要素资源到参与公共服务采购,为民营企业构建起“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公平竞争体系。
“民营经济促进法明确提出了对民营经济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原则,这为民营企业创造了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青海省商会副会长、青海华德集团董事长任黎明表示,在过去,由于市场准入壁垒、融资难等问题,民营企业在发展中往往面临诸多困难。这部法律的出台,有望打破这些壁垒,让我们能够在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中与其他企业同台竞技,对于提升我们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市场准入隐性壁垒阻碍企业发展。”青海省商会副会长、青海水井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琪认为,推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禁止招标投标、政府采购中的排斥行为,对扎根西部的企业而言,至关重要。“能源、生态保护等领域潜力巨大,我们将凭借技术实力公平参与国家重大项目,为西部开发增添新活力。”
华临绿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邹华感叹,如今,有了法律保障,我们绿色低碳装配式建筑企业能够凭借自身在绿色建筑技术研发、装配式工艺创新等方面的优势,平等地与各类企业竞争,拓展业务版图,这无疑为企业发展打开了全新空间。
“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保障各类生产要素和公共服务资源依法平等使用,将为民营企业营造更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竞争环境,有了法律的明确保障,就更有信心凭借自身实力在更广阔的市场中参与竞争。”湖北省宁夏商会会长、湖北省并购联合会副会长郭登说。
“该法律构建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并强调投资融资促进与科技创新,这对极米科技意义重大。”四川省总商会副会长、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钟波认为,它不仅能助力我们获得更多资源支持,加速技术研发与产品迭代,还能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刘斌表示,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牵头承担重大技术攻关任务,这既有助于民营企业突破自身发展瓶颈,也能为国家技术创新提供有力支撑,贡献民企力量。
“科技创新是民营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但资金短缺一直是制约民营企业创新的重要因素。民营经济促进法通过‘促进投资融资’‘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双轮驱动,为技术型民营企业破解发展瓶颈提供了制度性方案。”吴丰礼谈道,作为民营科技企业,我们也将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突破核心技术瓶颈,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积极推动技术融入实体经济,为国家的科技进步贡献力量。
民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法治的保障和支持。
吴丰礼进一步表示,“权益保护”章节,从法律层面回应了民营经济人士普遍关切的问题,如公平执法、预防和清理拖欠账款等,不仅让企业家能够“放开手脚,轻装上阵,专心致志谋发展”,还为民营企业平等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该法明确禁止公共资源交易歧视性条款,打破跨区域招投标限制,保安服务业将迎来更公平的竞争环境。”甘发勇谈道,建立国家机关及国企账款履约追责机制,通过法律手段破解“三角债”顽疾,能够切实保障企业资金安全。同时,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建立异地执法协作机制,能够有效遏制地方保护主义对企业权益的侵害。
“点燃创新引擎,在合规经营中打造‘百年老店’,在履行社会责任中彰显‘民企担当’”
年轻一代企业家认为法律划定了“保驾护航”的底线,更需配套细则打通“最后一公里”。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是起点,其生命力在于执行。”任黎明在采访中谈道,期待各级政府能够切实履行好职责,确保法律的各项规定能够得到有效落实。“作为民营企业,我们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实力和竞争力,坚定信心,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为推动民营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在法治护佑下敢闯,在科技赋能中敢创,在共同富裕中敢当。
“在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的大背景下,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将有利于进一步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引导民营企业坚定信心、安心创业、放心投资、专心创新。”薛婷认为,既要充分利用法律赋予的政策红利,也要增强法治意识,坚持依法经营、诚信发展,主动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
“这不仅是对民营企业发展的有力支持,更是对我们青年企业家的鼓舞。它让我们坚信,只要坚守实业、勇于创新,在法治护航下,民营经济必将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我们华临集团也定能在绿色低碳装配式建筑领域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邹华表示,创新是绿色低碳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未来,将依托法律保障,与科研院校开展深度合作,攻克行业技术难题,推动装配式建筑朝着更绿色、更智能的方向发展,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我们将以法治为依托,以创新为动力,为区域经济发展与国家战略实施贡献力量。”陈琪说。
民营经济促进法不仅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坚实的法治保障,更为民营企业指明了未来发展方向。法治护航下的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正在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未来竞争力。
“作为中国光伏企业的代表,通威将以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为契机,顺应‘双碳’目标要求和行业发展趋势,矢志不渝地坚守主业,进一步加强科技研发创新投入,加速发挥新质生产力质效,强化自主研发能力和技术实力。”刘舒琪提出,通威将以技术研发为驱动,持续深耕光伏产业的深水区、无人区,在践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实践中勇当排头兵、先行者,进一步增强中国光伏产业的核心竞争优势,积极助推中国乃至全球的绿色能源转型,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通威力量。
钟波表示,极米科技将在法律保障下,继续坚定研发投入、坚持全球化出海战略,不断拓展光影显示技术的应用边界和使用场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让中国智造的光影解决方案惠及全球。
“当政策支持上升为法律规范,民营企业迎来的不仅是‘看得见的利好’,更是‘触得到的安全感’。”孙皓宁坦言,这种从“政策红利”到“法治红利”的跃迁,让企业能够以十年为尺度布局技术攻关,以法治思维构建现代治理体系。“我们将紧扣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制度导向,锚定实业根基,点燃创新引擎,在合规经营中塑造‘百年老店’,在履行社会责任中彰显‘民企担当’,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共生共荣。”
这部法律的出台,不仅是对民营经济地位的再确认,更是对青年企业家群体的历史性赋能。法治护航下,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正以创新为桨、合规为帆,全力驶向更广阔的市场蓝海。
(编辑 牛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