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整治不是“猪”事不顺的背锅侠

2019年09月06日15:50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姜珊

  9月4日,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34.72元/公斤。截至目前,白条猪价格已连续13周上涨,34元/公斤的价格更是刷新了2016年6月份创造的猪肉最高批发价格历史记录。

  猪肉是我国国民肉类消费的主力军,猪肉价格关乎群众的“菜篮子”,紧紧牵动着民众的心。近期,面对猪肉价格持续飙升,围绕生猪保供稳价的政策举措不断推出。8月30日,中央召开全国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电视电话会议全面部署稳定生猪生产和猪肉保供稳价工作;9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在四川实地督导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工作;9月4日,财政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对外印发《关于支持做好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有关工作的通知》,中央财政扶持力度进一步加码。在中央的号召之下,各地方政府纷纷打响猪肉供应“保卫战”,相继推出大批政策“多管齐下”,多地甚至立下生猪产量“军令状”。
  一时间,猪肉价格上涨相关话题成为近期舆论场关注的焦点,各路人士纷纷下场撰文反思“猪”事不顺的原因,爆款文章不断涌现。然而,不少文章把枪口对准了环保整治,将本轮猪肉价格高涨单方面归咎于环保整治执行过于严格。对此,笔者认为这一观点过于片面,难免有动辄就把责任推到政府或政策上之嫌。
  诚然,环保政策确实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猪养殖量,但这并不是推涨猪肉价格的主要原因。实际上,本轮生猪价格上涨是多种因素叠加推涨的结果。首先,非洲猪瘟疫情和为防疫采取的种种措施导致能繁母猪存栏量和生猪出栏量双双锐减,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布7月份生猪存栏信息,能繁母猪存栏同比下降-31.9%,生猪存栏同比下降-32.2%,这也是本轮猪价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其次,由于价格传导的时滞性,猪肉价格本来就有“猪周期”的说法,当前正处于猪肉价格的上涨周期,再加之季节性因素,双节临近猪肉需求量增加,则进一步推涨猪价。因此,此次猪价异常上涨从根本上看还是猪肉供需失衡导致的价格波动。
  此外,在生猪养殖业采取环保措施不仅必要,而且必须。众所周知,生猪养殖是环境污染大户,不仅会产生粪便和污水,还会排放大量的氨气和甲烷。与之对比,由于我国传统养猪主要以家庭散户养殖为主,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8年我国共出栏生猪69382万头,其中九大上市猪企共出栏4476.3万头,仅占据了6.45%的市场份额。
  规模化水平较低,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较低,废弃物随意排放问题严重,治理难度大。加大力度整治生猪养殖污染,严格执行环保标准势在必行。将不合格的养猪散户和不合格企业关停,从某种角度也是在倒逼生猪养殖产业向规模化、现代化发展,推进整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此外,环保还有助于防疫工作的开展,毕竟,面对非洲猪瘟疫情“短期靠扑杀、中期靠疫苗、长期靠管理”。从长远看,采取严格的环保措施本身就是防疫的一部分。
  因此,面对猪肉保供稳价工作和养殖环境治理工作的双重任务,一方面,我们要客观看待两者的关系,既不能不顾产能搞一刀切,也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猪肉供应趋紧就枉顾环保为排污不合格的企业和养殖户大开方便之门;另一方面,要以此轮猪肉价格上涨为契机,理顺猪肉市场供需各方利益关系,要运用政策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方式引导传统养殖转型升级,建立起规模化、现代化的生猪产业体系,探索企业和养殖户合作的新养殖方式,强化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的运用,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生猪养殖行业“价高伤民,价贱伤农”的现状。(本报评论员姜珊)
 
(责任编辑 姜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