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的辩证思维是统一战线理论的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关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中国共产党百年统战工作的重要经验和国内外时代大势构成了这一辩证思维的理论之基、历史之维和时代之势。这一辩证思维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主要包括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是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始终坚持一致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必须尊重包容差异以及统一战线是一致性和多样性的统一体四个方面。新时代,继续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相统一,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画好新时代统战工作最大同心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一致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在新时代统战工作中的重大意义。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作,必须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 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今年是党明确提出统一战线政策100周年,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要“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加强和改进统战工作中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充满着客观深邃的辩证思维,需要我们深入理解并且准确把握。
“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辩证思维的逻辑生成
“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辩证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历史维度和时代背景,是理论、历史和现实的统一体。
(一)理论之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为,矛盾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始终,但各个具体事物的矛盾、每个矛盾的每个方面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各有其特点。矛盾体系错综复杂,包括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起次要作用。其中,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着事物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一方面,看问题要全面,在分析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也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另一方面,要牵住牛鼻子,抓住问题的本质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辩证思维能力就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他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运用到统战工作中,形成了新时代开展统战工作必须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相统一的辩证思维。统一战线是一致性和多样性相统一的统一战线。只有一致性没有多样性,就没有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只有多样性没有一致性,也完全建立不起来统一战线。因此,我们既要看到一致性和多样性之间的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一面,也要看到二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靠的一面。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最根本是要抓住问题的本质所在。“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关键是坚持求同存异”等重要论述都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正确处理二者关系的辩证思维。
(二)历史之维
“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辩证思维也是对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和全面把握。这些历史经验构成了“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的历史维度。
1922年6月,党在《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方法,是要邀请国民党等革命的民主派及革命的社会主义各团体开一个联席会议,……共同建立一个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向封建式的军阀继续战争;因为这种联合战争,是解放我们中国人受列强和军阀两重压迫的战争,是中国目前必要的不可免的战争。”中共二大通过了《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议决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的正式提出。从此我们党开启了执行统一战线策略的伟大历程,不断强化党的领导又尊重包容多样,实践经验一步步深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历经比较严重的“左”倾关门主义后,正确处理与资产阶级的关系,有力推进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针对党内很多人质疑民主党派是否还有存在必要的问题,我们党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扩大统一战线对象的多样性,加入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国外华侨力量,并创造性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习近平总书记根据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经验,结合新时代世情、党情、国情的伟大实际,不断丰富和发展统战工作理论,在加强和改进统战工作方式方法上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
(三)时代之势
习近平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现在,统一战线面临的时和势、肩负的使命和任务发生了某些重大变化。从国内来看,现在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我国正处于奋力实现这一目标的伟大征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在这一重要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统一爱国战线,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目标。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修改为“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可以看出,此次修改加入了“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新内容,体现了新时代下统战工作的奋斗目标。任何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都是我们可以团结的重要力量。
从国际来看,“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辩证思维也具有世界历史意义。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各国人民的关系更加紧密,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统一战线不仅要团结国内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也要放眼世界,做好国际统战工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等倡议都旨在追求本国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因此,国际环境的重大变化也需要全党同志拓宽统一战线的世界视野,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与世界发展紧密结合,共绘中国与世界相统一的同心圆。
“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辩证思维的理论内涵
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中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的认识是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和历史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其自身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
(一)是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新时代统战工作,必须紧扣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相统一是基本任务之一。从世情方面来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受到更大挑战,需要我们加强推动国际统一战线合作。中国通过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坚持团结其他国家和地区,致力于寻求共同发展。从国情方面来看,一方面,我们面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目标,在实现这一伟大目标的征程中,必须在坚持党的领导基础上,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另一方面,我国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新的社会阶层孕育而生,要求新时代统战工作扩大党的群众基础,重视同盟者的多样性。从党情方面来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二)坚持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一致性
一致性,即“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一致”。什么是统战工作中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丰富,是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因此,坚持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一致性,就是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四个方面形成思想共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必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与决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指引党和人民实现奋斗目标的行动指南,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党和人民的实践就会成为盲目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是保障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代表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国人民为实现伟大目标奋力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
(三)尊重包容社会的多样性
多样性,即利益多元、思想多元。做好新时代统战工作,必须高度重视统战各领域中的多样性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凝聚最广泛的力量。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例,由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往往与个人利益、个人热情相联系”,进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思想观念、价值选择、利益诉求等方面存在多样性。
(四)把握一致性和多样性的有机统一
一方面,一致性引领多样性。这是开展统战工作的政治底线。“对危害中国共产党领导、危害我国社会主义政权、危害国家制度和法治、损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问题,必须旗帜鲜明反对,不能让其以多样性的名义大行其道。这是政治底线,不能动摇。”另一方面,多样性是一致性的基础。求同,要从多样性中寻找最大公约数,要在尊重多样性中寻求一致性,不要搞成“清一色”,要及时了解统一战线内部思想动态,把在一些敏感点、风险点、关切点上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同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
“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辩证思维的实践致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关键是要坚持求同存异。”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提供了根本遵循。“求同”就是在尊重多样性的基础上寻求一致性。“存异”就是包容不同社会政治力量的不同利益诉求、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等。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强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根本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形成全党上下一齐动手、有关方面协同联动的工作局面。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实践雄辩地表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因而,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相统一,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对“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这既是新时代下开展统战工作的首要原则,也是坚持统战工作一致性的根本因素。一是要在政治原则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政治原则关乎价值取向、根本立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二是要在政治方向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政治方向关乎伟大理想、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三是要在重大方针政策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方针政策关乎实现目标的方式方法问题。中国共产党既是方针政策的制定者,也是运用方针政策实现宏伟目标的领导者。
(二)不断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不断增进共识,真正把不同党派、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信仰以及生活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全体中华儿女都团结起来。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一是要巩固党成立以来形成的已有共识。就是要不断巩固、长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二是要共同推动形成新的共识。中国共产党面对新机遇新挑战进行了诸多推动达成新共识的实践。“共识”是一个历史范畴,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为此,我们不仅要巩固已有共识,面对新情况、新问题,还需要凝聚新共识,不断开创统战工作新局面。
(三)画好新时代统战工作最大同心圆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求同存异,发扬“团结-批评-团结”的优良传统,在尊重多样性中寻求一致性,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同心圆”在数学领域中的定义是指同一平面上同一圆心而半径不同的圆。如果几个圆的圆心是同一个点,那么这几个圆就叫同心圆。“同心圆”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中的常用术语,强调统战工作中求同与存异的有机统一。“同心”体现统战工作的一致性,是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同一圆心而半径不同”体现统战工作的包容性。“同心圆论”要求我们在固守圆心的基础上,尊重包容差异,尽可能画出半径长的最大同心圆。第一,政治底线不动摇是尊重包容差异的首要条件。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成员构成、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利益诉求等越来越复杂,需要建立贯穿统战工作过程始终的、不可逾越的底线标准。第二,充分发扬民主精神,尊重包容差异。这就是要尊重、照顾和维护不同政治力量。例如,利用互联网覆盖面广的特点,鼓励统战对象建言献策,汇集各方智慧力量;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保障同盟者自身利益等。
(作者苏玉波系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教授,陕西省统战理论研究基地主任;乔一卓系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曹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