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要稳住 基础要夯实

2022年10月10日14:05来源:

  一季度我国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运行的良好态势,但3月中下旬以来,外部环境严峻复杂,叠加疫情多点散发,不确定性上升。近期,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一系列会议,出台一系列政策,旨在通过强基础、补短板,稳链稳企、稳定就业,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运行。

  本期“名家观点”栏目,主要针对4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共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以及《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的主要精神,进行解读。



  经济要稳住

  

      中共中央政治局429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做好经济工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至关重要。要坚定信心、攻坚克难,确保党中央大政方针落实到位。


  李奇霖(红塔证券研究所所长、首席经济学家):政治局会议九大关注点  

      第一,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加大稳增长的力度是后续政策的重点。第二,基建要继续发力。后续基建持续发力的关键在于保障融资平台的合理融资需求。第三,要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促进宽信用。通过各类专项再贷款工具直接与政策要求的目标绑定,货币政策会更多地直接围绕着创造和激活有效实体融资需求来进行。第四,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一要解决好存量风险,比如,对受疫情严重冲击的行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施一揽子纾困帮扶政策;二要做好增量工作,比如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稳定和扩大就业;三要看财政能否继续发力,由中央加大对地方基层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加大消费券的发放,促进居民消费。第五,在“房住不炒”                基调不变的情况下,要求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第六,确保重点产业链供应链正常运转,稳住外贸基本盘,这对后续降低疫情对国内经济的冲击、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至关重要。第七,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对平台企业的政策将更多以鼓励发展为主,在反垄断、数据信息保护、竞争公平等规则之下,鼓励平台企业走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第八,保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资本市场稳定最重要的两个点,一个是政策要有确定性,另一个是要稳增长,只要增长稳住了,市场的信心自然就会修复。第九,防止各类“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发生。

   

  连平(植信投资研究院院长):政治局会议释放重磅积极信号

  会议指出,疫情严重冲击了行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需要以全面化和普惠式的方式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帮扶力度。未来可能采取的举措有,进一步降低中小微企业税务负担,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减税缓税退税优惠;开展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将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减税与退税并举;继续降低中小微企业经营费用,鼓励地方对中小微企业在减免租金水电费、缓缴社保费等方面给予支持,减轻企业负担;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投资难”“保险难”问题,通过大数据进行信用风险管理,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利用创新金融产品和数字化工具来提高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普惠度。

  会议也为资本市场投资者释放了三大积极信号,增强投资者在市场阶段性走弱的环境下的投资信心。一是明确要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表明更多支持经济增长的政策有望陆续推出。二是针对性政策有望给受疫情冲击较大的居民家庭和小微企业减负,助力消费和投资尽快复苏,对受到疫情冲击较大行业在估值走弱后形“反转行情奠定基础。三是房地产有望在2022年再次成为稳增长的重点。在经历了2021年的政策规范后,房地产企业财务更加健康。头部企业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其估值水平有望在政策回暖后逐步得到提振。

  此次会议可能是今年整个经济运行的重要分水岭,后续经济运行下行压力有望逐步得到改善,经济逐渐恢复平稳增长。考虑到资本市场是经济的晴雨表,经济恢复的预期有望率先推动资本市场回暖。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这一趋势性转换期的投资机会,把握二季度的投资窗口。

   

  张建平(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字当头仍需政策鼎力支持

  从第一季度经济情况来看,今年完成预期增长目标,短期亟待依靠固定资产投资带动宏观经济增长。考虑到固定资产投资带来的就业增加和消费引致效应,大型项目的上马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在实现“稳就业”目标的基础上,会有更多居民有能力和愿意消费,从而形成正向经济循环,对我国经济增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在“稳就业”“稳增长”的过程中要注意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发力。受疫情和国际环境影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企业经营情况面临较大挑战,这要求政府在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的城市和区域加快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的引导和集中,将资金更多投入到创新型的制造业和服务型企业中。在宏观层面,应坚持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配合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提升对高新产业的支持力度,从而在国内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大环境下及时做好适应性调整,更好地为“稳就业”“稳增长”做好服务。

   

  刘元春(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千方百计稳就业

  就业是今年稳增长和稳民生的一个核心焦点,也是考验政策是否到位的一个核心指标,所以需要采取稳就业的一些非常规的手段。必须要稳市场主体,特别是通过对疫情冲击比较大的这些行业、中小微企业、特殊人群进行疫情补贴,保证这些市场主体不破产,甚至扩大一些雇佣。通过一些增量政策工具,特别是一些大型项目,尤其是在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基础设施建设上,要加大力度,这里面不排除通过一些大型的工程启动,以工代赈的方式来解决一些就业难题,尤其是农民工的就业问题。除了常规的稳增长、稳就业政策,还需要出台一些非常规的政策,在疫情救助、大型工程增量这方面做足文章。

   

  佘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研究员):实施更有针对性的就业政策

  受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中小微企业等以往作为吸纳高校毕业生的主体面临较大生存压力,用工需求有所减缓;与此同时,1076万应届高校毕业生叠加近两年来受疫情影响未就业的往届高校毕业生,让今年的就业需求进一步扩大。同时,市场需求和高校人才供给的结构错位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以上共同构成了202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现实困境。

  增量、存量叠加,供需总量此消彼长,各种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因此,须多渠道推进实施更有针对性的就业政策。必须长期举措与短期手段共同谋划,寻求根本性破解企业招工与毕业生就业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形成企业用工“有人选”和人才就业“有岗位”的良性循环,助推企业更好发展、毕业生更好就业,助力经济长期向好增长。

  确保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目标增速是保就业的基本前提。因此,必须坚持经济发展就业优先导向,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下大力气帮助各类市场主体渡过难关,同时采取“轻装上阵、开源节流”的政策思路和手段,让企业尽快恢复活力,逐步回归创造利润、释放发展潜力、持续吸纳就业的良性循环轨道。

   

  盘和林(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

  平台经济在我国宏观经济中的重要性持续提升,不能单纯地排除和限制平台经济发挥作用,要推动平台经济协调健康长期发展,尤其要在“发展”与“监管”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一味野蛮生长或是一味监管规范,都不是经济社会合意的选项。关于平台经济治理,此前召开的国务院金融委会议强调,有关部门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方针完善既定方案,坚持稳中求进,通过规范、透明、可预期的监管,稳妥推进并尽快完成大型平台公司整改工作,红灯、绿灯都要设置好,促进平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初浩楠(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人力资源研究所副所长):保市场主体需注重细节

  既要抓企业也要抓劳动者、兜底保障更加暖心、稳就业力度进一步加大,都是此次稳就业措施的特点。此次会议提出保障产业链供应链正常运行,事关疫情防控和民生稳定大局。只有基础产业链稳定,才能保障基础设施正常运行,民生和防疫需求才能得到保障。同时,会议还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给予了更大力度的优惠政策和支持力度,为稳企业、稳岗位进而稳就业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支持和帮扶。

   


  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426日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研究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研究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决策部署落实情况。习近平强调,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

   

  任荣荣(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研究员):新型基础设施需要在规划布局、政策引领方面发挥作用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传统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能源、水利等。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信息基础设施,包括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二是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三是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相比传统基础设施,新型基础设施注重由横向覆盖向纵向渗透转变,由规模增长向集约高效转变,由刚性统一向智能敏捷转变,由封闭运行向开放共享转变,在范围、技术、需求、模式等方面均有所不同。“新基建与传统基建都具有公共性、通用性、基础性,需要政府在规划布局、政策引领等方面发挥应有作用。

   

  许召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铸就经济发展“压舱石”

  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短期内攸关产业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长期内攸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全面突破先进的生产工艺和关键零部件以及原材料等,短期内难度很大,这也成为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和制约因素。各个地方形成错位分工的产业发展格局,减少过度竞争,通过适度的规模增长达到提高效益和增强创新能力的统一,非常重要。

  首先,要把握好规模和竞争力的关系。

  其次,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要把握好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

  第三,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要高度重视“人”的问题。

   

  董煜(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发挥基础设施稳增长作用

  一个现代化的国家,一定同时具备强大的软实力和硬实力。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是衡量硬实力的最重要标准之一。人流、物流、信息流通畅了,现代经济体系就能建立起来,经济运行的效率就会更高;人们出行、上网便利了,公共服务可及度更高了,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就会提升,就能与现代化同步实现高品质生活。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也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现实需要。

  基础设施建设是稳增长的重要抓手之一。今年一季度,全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5%。在投资上发力,有利于对冲近期疫情对消费的影响,保持经济增长在合理区间。有测算显示,基础设施建设会产生明显乘数效应,一份基础设施投资可带来数倍于投资额的社会总需求及国民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多年高位运行,让我们尝到了适度超前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甜头,也有力拉动了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基础设施建设对产业、企业的带动面也比较大。一批大工程、大项目的启动,能稳定制造业基本盘,稳定产业链上下游的就业。通过创新机制,发挥基建投资的乘数效应,也有利于稳定民间投资。

  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强化既有经济优势、壮大未来发展动能的内在要求。“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将大力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中西部地区广阔的市场空间,是中国经济的巨大潜力所在。目前我国基础设施通达程度不均衡,是制约经济循环的突出短板。以基础设施的完善增强经济的回旋空间,实现全国发展的供给和需求能力更好匹配,对支撑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防范化解外部冲击具有重要作用。

   

  龙海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围绕人民需要,发挥基础设施关键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重大科技设施、水利工程、交通枢纽、信息基础设施、国家战略储备等方面取得了一批世界领先的成果,基础设施整体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但与此同时,我国基础设施同国家发展和安全保障需要相比还不适应,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依然存在不少堵点难点。在乡村振兴、城市高品质生活、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等领域还存在明显短板,尤其是涉及基础设施的功能布局、互联互通、综合效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此次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将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个重要议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是有利于更好发挥基础设施的“乘数效应”,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基础设施投资进一步扩大内需,进而带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二是有利于更好凸显基础设施“中流砥柱作用,不断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稳定性和安全性。三是有利于更好体现基础设施“公共属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城市高品质生活和幸福美丽乡村的向往。

  此次会议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施工蓝图”。这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基于统筹发展和安全的一种战略考虑,也是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冲击下党中央未雨绸缪的表现。

  通过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基础设施发展的红利。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紧紧围绕人民的需要,充分考虑各类群体的诉求。

   

  王一鸣(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当前,制造业形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呈现诸多新特征。一是数字技术加快向制造领域渗透扩展。二是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产业生态加快构建。三是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

  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仍面临一些短板和制约,主要是原始创新能力不强,重大原创成果偏少,高端芯片、工业软件等关键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高端人才供给仍显不足。

  必须加快实现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改变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不利局面,确保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和安全稳定。

  第一,推进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第二,培育智能制造新模式新业态。第三,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第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第五,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董凯(赛迪研究院产业政策研究所所长):提升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

  会议提出加强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强调提升网络效益,体现了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精神,以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降低要素流动成本、提升要素配置效率。同时,要聚焦基础设施领域的突出短板,提升基础设施投资的有效性,将联网、补网、强链作为重点。

  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将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拉动需求、稳定预期,特别是对能源装备、工程机械等装备制造业会有一定的提振效应。

  当前,我国不同地区的发展基础和需求存在显著差异,在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构建过程中要因地制宜,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应用场景,根据发展需要和产业潜力,统筹规划、适当超前,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纪飞峰(莫干山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提升基础设施效益需完善机制

  中央此次部署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既涉及网络基建,又涵盖产业升级类;既包括城市基建,也提出加强农村基建。这将为我国经济稳增长注入强劲动力,并给众多相关行业带来投资机会。除了传统的水泥、钢材、建材、建筑施工、工程建设等行业外,智能交通、现代物流、网络科技、数字技术、新型能源、绿色环保等产业也将直接受益。同时,更多的配套产业、行业也将间接受益。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巨大、影响深远。尤其在网络型基建、产业升级基建方面,既要注重速度也要确保质量,既要注重规模也要重视效益。这就需要完善和提升基础设施投融资的体制机制和管理运营水平。政府与金融机构要主动开展顶层设计和积极引导,出台相关优惠和保障措施,例如,税收、资金、审批等方面的积极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加大对现代化基础设施的投入。

   


  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促进消费持续恢复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提出了五大方面20项重点举措,“推动消费持续恢复作出进一步部署,努力稳定当前消费,切实保障消费供给,促进消费持续恢复。

   

      王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协同发力、远近兼顾,释放消费潜力

      本轮促消费政策体现出“短期和长期相结合”“线上和线下相结合”“重点和短板相结合”“促进和保障相结合”“供给和需求相结五大特征。从供给来看,一方面,餐饮、旅游、交通、文化娱乐活动目前受到比较大的抑制。这些消费服务供给方面的增长乏力,可能是拖累整个消费恢复、经济大盘稳定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汽车、家电、手机等传统重点大宗消费品已经在全国基本实现普及,而产品更新换代和新功能研发的周期跟不上市场需求升级的速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消费潜力释放。从需求来看,居民对就业和收入的预期不稳,部分中低收入群体还面临食品和油价上涨的压力,客观上压缩了升级型、享受型消费空间,并导致消费支出更加谨慎。本次促消费政策强调要在扩大重点领域和农村消费的基础上,着力挖掘新型消费潜力,体现出对消费创新趋势的前瞻性研判。新型消费是促进消费扩容和引领消费创新的重要支撑,数字化和绿色化是突出特征。以“智慧+”消费为代表的数字新消费将拓宽线上消费增长空间。以新能源汽车等为代表的绿色消费,也在持续扩大消费市场规模,并促进消费全生命周期绿色转型,孕育新的消费增长点。

   

  赵萍(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提高工资性收入,提振居民消费信心

  工资性收入增长仍然是现阶段稳定居民消费至关重要的因素,是促进消费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提“合理增加公共消费”“鼓励创业带动就业”“稳步提高劳动者工资性收入特别是城市工薪阶层、农民工收入水平等举措,将起到提振居民消费信心的效果。

   

  王青(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挖掘下沉市场消费潜力

  有效扩大和更好满足居民消费需求,不仅是长期提升强大国内市场能级的重要引擎,也有助于当前稳定经济发展基本盘。深入挖掘释放下沉市场消费潜力,可与技术进步、消费群体变化、高质量城市化、绿色发展和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等协同发力,成为有力促进消费的重要动力源。

  挖掘释放下沉市场消费潜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手段。有效挖掘释放下沉市场消费潜力,需要适应其创新发展呈现出的新特点、新趋势和新要求,明确新思路和新手段,除了继续提高下沉市场居民收入水平、完善乡村地区社会政策等长期政策目标外,还需要紧扣         “四个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