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 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2022年10月27日16:54来源:《中国工商》杂志

        王均豪(全国工商联物流业委员会主席、上海均瑶集团总裁):在复杂形势下做强航空物流

近年来,我国航空物流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尤其在近三年全球疫情蔓延形势下,航空物流表现出了重要的战略作用和巨大潜力,充分发挥了保障救援物资紧急运输中的时效性特点。但是也应看到,现阶段我国航空物流高质量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在运输规模、服务能力、技术标准化及数字信息化水平等方面亟待提升。

随着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变化、国内统一大市场逐渐形成、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新机遇和新挑战对航空物流的高质量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我国航空物流业经营模式依然较为单一,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生产生活对航空物流业发展的需求,要大胆推进航空物流业经营模式创新,以更高的认识站位和视野格局,审视航空物流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谋划转型发展战略,创新航空物流业经营模式。

第一,要推动实现航空物流业国内国际联动发展,确保全球航空运输网络和全球航空物流体系自主可控。目前,外航仍占据我国国际航空货物运输60%以上份额。要增强航空货物运输能力,创新服务产品体系,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航空运输通道网络,发展高效率、低成本、自主可控的国际航空物流模式,补齐国内国际航空物流供应链体系短板,支撑全球物流供应链,形成国内国际联动发展的新格局。

第二,第二,要加强航空物流业与地面物流的融合,积极探索多式联运,实现物流一体化协同发展。航空运输效率高、质量高,这是航空运输业最大的比较优势,是航空物流业的“生命线”,随着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推进,需要我国物流企业开展海陆空多式联运。政府也要多鼓励物流企业尝试空陆联运、海空联运、空铁联运等模式,实现物流业一体化发展。

第三,第三,要提升干支线联运效率,完善物流网络,助力乡村振兴。目前,我国航空物流业的通达性不够,干线与支线融合度还需持续提升,“老少边穷”地区与国内干线航线衔接度尚不够好。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我们将在未来5年时间持续提升干支联运的覆盖面,打造“门到门”的服务模式和新体验,通过精细分工和干支线协同,与上下游企业携手实现集成物流转型,完善物流组织模式和功能,提高运营效率。

实现我国航空物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行业主管等部门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配置,同时也需要数字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赋能航空物流业,在未来5-10年将物流业打造成为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智慧物流产业。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第一,给予航空物流业相关的政策支持及资源匹配。有关部门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根本上改变“重客轻货”的管理思维。在货机引进、航线开通、航班时刻等方面给予与货运航班同等待遇;进一步扩大民营资本参与航空货运机场、货站等基础设施建设范围;继续支持航空货运主体及相关产业之间混改或交叉持股,推进符合条件的主体企业及关联产业上市;对一些边远机场和规模较小但有发展潜力的航空货运主体企业及相关产业,适当提供一些财政扶持和税收优惠政策。

第二,应统一航空物流业信息系统对接标准。加强航空物流业的数字化运用,建设智慧航空物流。由行业主导、航空公司及机场货站协同,建立新的行业信息系统对接统一标准。改变航空物流业的信息孤岛格局,鼓励企业建立开放的航空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打通航空公司与机场货站间的信息联通壁垒,实现信息互通共享。

第三,通过技术创新赋能航空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指出,“要建设现代流通网络,加快数字化建设,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形成更多商贸流通新平台新业态新模式。”为了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加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赋能,打造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智慧物流体系,最主要的就是要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和营销力的航空物流业平台类企业,主动向“三化”转型。

第四,鼓励航空物流业平台类企业先试先行。我国航空物流业转型升级,就要改变当前行业资源分散、规模小、信息不对称等现状,要打造全链路航空物流服务体系,用互联网思维、数字化手段去创新航空物流业的服务模式,提供一键下单的“门到门”服务新模式,以适应物流业发展新趋势,鼓励航空货运中立性交易平台先行先试,探索发展新路子。同时,我们要提倡航空物流主体企业及相关企业要适度参与国家航空货运枢纽建设,共享航空物流信息化建设,输出有价值的航空货运智慧系统,为建设智慧物流做出贡献。

如何应对国内疫情及国际局势动荡,保障民生及供应链体系、维持发展能力、减少不利影响,实现航空物流高质量发展?我提出以下三点建议与措施:

一是开通特殊物资绿色通道。对于企业生产急需物资,实施优先保障,多措并举畅通地面运输链条,降低疫情防控措施对运输尤其是航空物流业影响,提升机场货物保障运行效率,发放特殊物资绿色通道许可证等。二是鼓励客改货包机运输。推动航空物流从单一物流环节向综合物流组织模式转型,推动与快递、跨境电商、生产制造企业深度合作,形成覆盖制造业原材料到产品供应、生产、运输、仓储环节的全流程物流集成服务。三是加快与产业深度融合,推动航空物流从单一物流环节向综合物流组织模式转型,推动与快递、跨境电商、生产制造企业深度合作,形成覆盖制造业原材料到产品供应、生产、运输、仓储环节的全流程物流集成服务。

 

 

        蔡进(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

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物流高质量发展是大势所趋,也是宏观经济发展对物流提出的必然要求。疫情发生以来,物流行业对于防疫情、稳经济提供了强力支撑,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同时也要清楚看到物流的短板与痛点,对物流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加快我国物流组织方式转型升级,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

深刻研判,可以发现我国物流领域的短板与痛点主要包括:赋能产业创造新价值能力偏弱;物流组织活动以产品为依托,资源整合,流程优化,组织协同的空间有限;物流组织方式模块化,难以实现产业一体化的连接与协同;物流效率偏低,成本偏高,我国物流费用占GDP比例为14.6%,远大于发达国家的8-9%

如何科学把握物流高质量发展的方向?

首先,在宏观层面上,要把握住一个基本目标——实现物流组织方式转型升级,也就是由传统的物流组织方式(logistics)向现代供应链(SCM)组织方式转型升级。这是物流高质量发展最根本的途径,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同时还要把握住现代供应链的一个基本定位——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现代组织方式相融合,重构组织模式,不断提高物流与供应链网络化、智慧化、服务化水平,加速形成产业链、重构价值链,实现安全高效、协同有序、敏捷柔性、绿色低碳的新型物流组织形态。

其次,在微观场景上,物流企业应在如下几方面努力,促进物流高质量发展:

一是运营数字化。对于物流企业来说,数字资源即通过数字化提供最优运营方案,在数字资源的基础上,要形成数字资产,通过实现数字交易,创造新价值,并通过数字资产的形成,提升数字资本的更高格局,使得数字具有投资能力。二是作业智能化。智能化背后是数字化的支撑,是数字化在场景上的显现,形象地说叫做“四无”,即无人舱、无人机、无人车、无人港。目前,很多物流企业已经迈出了作业智能化的一大步。三是组织产业化,即突破物流产业依托的传统边界,以产业为依托,向上下游延伸,形成产业链,而产业链形成的基础,就是物流企业能够由传统的物流管理模式、组织模式,转变为供应链的组织模式。四是服务一体化。从物流企业来讲,最根本的宗旨就是服务,服务一体化就是改变过去只是单一运输、单一仓储、单通关等的模式,转而提供从生产到消费的全链条、全方位的解决方案。五是企业生态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不能只考虑自身的效率和效益问题,更要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考虑如何打造产业生态,实现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有序发展。六是发展低碳化。这是倒逼机制,同样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通过减少空驶率等,降低能耗;第二层次是优化能源结构,向清洁能源转型;第三层次是实现能源革命,实现能源装置的根本性改变。

 

 

        喻渭蛟(全联物流业委员会主席团成员、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圆通速递董事长):快递行业的“三个强化、两个坚持、一个加快”

快递物流业是促进消费、便利生活、畅通循环、服务生产的现代化先导性产业和战略性产业,也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信息安全和国防安全的关键服务产业,在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服务乡村振兴、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已经是公认的“物流大国”,快递业已经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年业务量超千亿,业务收入超万亿。中国快递已连续8年稳居世界第一,日均服务用户近7亿人次。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新兴寄递市场,我国包裹快递量超过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总和,已成为全球快递业发展的动力源和稳定器。

但是,我们还不是“物流强国”。正如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所讲的,中国快递行业当前面临“大而不强,快而不优,粗而不精,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我们要加固底板、补齐短板、锻炼长板,就要以“服务全领域、激活全要素,打造双高地、畅通双循环”为总体思路,全面推进快递“两进一出”,即“进村、进厂、出海”以及安全、绿色、规范与服务质量提升。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当前,多地面临疫情防控、清零攻坚、复工复产的复杂考题。具体而言,快递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突破点在于“三个强化、两个坚持、一个加快”。

“三个强化”:一是要强化科技引领作用。快递物流行业是科技密集型行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于行业而言,进一步健全科技研发体系,完善技术标准体系,打造技术产品体系,都是快递企业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二是要强化多式联运体系建设。打造高效、便捷、绿色、集约的多式联运体系,是降低物流成本最有效的方式。但我国多式联运的发展目前存在“协调不足、衔接不畅、结构不优”等问题,需要我们集中力量,在升级基础设施设备、推进信息互通共享、优化管理组织机制等方面尽快突破。三是要强化供应链集成服务能力。要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充分体现快递物流行业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就必须在创新发展中解决未来发展的问题,就要充分联动行业上下游企业,加快供应链集成的服务能力,核心就是要构建覆盖全国、通达全球、安全可靠、保障有力的国内国际物流供应链服务体系。

“两个坚持”:就是要坚持绿色生态环保和安全发展。绿色和安全是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快递企业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与产业链上下游联动推进包装绿色转型,促进行业节能减排。更要重点强化寄递安全、生产安全、信息安全三方面的安全管控体系建设。

“一个加快”:就是要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全球资源配置力和关键环节控制力。中国快递提升全球竞争力的关键实施路径是“四流合一、五个能力”,“四流合一”是指信息流、包裹流、资金流、关务流四流合一。“五个能力”是指:一是要具备覆盖全球的快递物流网络仓配能力;二是要具备空铁海公的多式联运运营能力;三是要具备速递物流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和实时服务能力;四是要具备便捷可靠的全球关务服务能力;五是要具备安全可信的全球支付结算体系与金融服务能力。

 

 

        薄世久(全联物流业委员会主席团成员、长久集团董事长):汽车国际物流助力民族品牌“走出去”

过去一年中,新冠疫情对国际供应链的冲击仍在持续,“拥堵高架”“缺箱缺仓”成为国际物流的关键词。从2017年自2021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整体呈上升态势,作为进出口贸易的保障行业,国际物流需要也在持续增长。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国际物流企业发展整体还不算强。2020年,全球第三方物流企业排名前10名中仅有一家中国企业,与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全球首位的地位不相匹配。外贸进出口总额位列全球第二、三位的美国、德国,分别有4家和2家物流企业进入前10名,德国的2家物流企业更是位居前三,与他们相比,我国国际物流仍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汽车物流作为物流的细分行业,在国际运输上同样面临着机遇与挑战,长期向好的大趋势不会改变。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经过31年的发展,我国不仅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与消费国,也培育出一批民族汽车品牌。在此阶段,我国汽车产业结构仍然以传统原油汽车占绝对多数,新能源汽车作为大势所趋,目前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在全球范围内,2021年全球新能源车型累计销售量近650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08%。在环保理念持续驱动下,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汽车市场的新动力。

国际视角看,中国汽车走出去的趋势进一步加快。2021年我国实现海外整车出口201万辆,同比增长近一倍,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31万辆,同比增长三倍。欧洲市场成为一大增量市场。今年前三个月我国共出口整车67万辆,同比增长59%。从以上数据看,自主品牌汽车出口保持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方面,随着比亚迪、蔚来、小鹏等多家本土新能源品牌已经陆续打入欧洲市场,有望打破传统汽车工业强国的垄断地位。我国民族汽车品牌走出去的战略有望实现进一步发展。

除国产汽车出口,海外建厂也是走出去的重要方式。据不完全统计,35家国内车企已建立海外整车生产基地和KD工厂134个,年产量超过200万辆,出海势头强劲。随着头部自主品牌加大海外市场的拓展力度,未来会有更多自主品牌在海外建立工厂,对于国内的物流企业,伴随自主品牌出海,汽车国际物流将成为新的国际业务增长点。

国家“十四五”规划就“一带一路”、双循环、两业融合等作出了部署,为我国建设现代流通体系,完善内外联通物流网络,多元化提升国际物流竞争力,突破国际物流发展关键点等,指明了发展方向及政策导向。在国家顶层设计与政策指导的基础上,推动国际物流高质量发展,还需要国内物流企业持续探索。

国内物流企业需要保持开放的态度,在积极学习国际优秀经验的同时,发挥自身优势,在国际物流企业中提升整体竞争力。推进国际物流高质量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通过空海外主体布局,拓展海外产业链战略合作,持续丰富海外业务网络;通过多方案推进多平台合作,加强产品研发,增强对客户定制化服务的能力;通过运输方案的优化,运输工具的优化,流程的规范化,提升整体运营能力;通过控制成本,提升资源,掌控能力,建设应急机制,应对突发事件。

在国际供应链高度结合的今天,只靠个别企业单打独斗,难以适应飞速变化的国际市场。当走出国门,面对国际市场已知和未知的挑战时,需要我国生产企业、物流企业、国际货代企业、平台企业等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精诚合作,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迎接挑战。


(责任编辑 曹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