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稳”“保”“新”促进消费持续恢复

2022年10月27日18:35来源:《中国工商》杂志

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事关保障和改善民生。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消费特别是接触型消费恢复较慢,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服务业领域面临较多困难。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按照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短期支持和中长期促进相兼顾的要求,从系统全面促进消费的角度,提出了5方面20项重点举措:一是应对疫情影响,促进消费有序恢复发展;二是全面创新提质,着力稳住消费基本盘;三是完善支撑体系,不断增强消费发展综合能力;四是持续深化改革,全力营造安全放心诚信消费环境;五是强化保障措施,进一步夯实消费高质量发展基础。本期名家观点栏目,围绕如何促消费、稳增长这一话题进行探讨。

 

  •    “稳”住消费基本盘

 

       迟福林(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稳消费重在稳消费预期

消费预期不仅是城乡居民对消费的预期,而且更深层次地反映了对经济增长的预期。当前面临的“需求收缩”和“供给冲击”,在很大程度上源于“预期转弱”。消费预期是基础和前提,消费预期稳住了、改善了,就能推动投资预期、市场预期改善。我国是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并且处在产业结构、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这是稳预期的重要基础和条件。从当前情况来看,稳定消费预期,关键是要加大结构性政策调整力度。

一方面,要推动以稳市场主体为重点的结构性政策调整。一是加大稳市场主体的相关政策力度。有效应对经济增长面临的挑战,核心是稳住市场主体,以稳市场主体来稳就业、保民生,进而稳住消费预期。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梳理助企纾困各项政策落实情况,对关键性重点企业可考虑制定企业(项目)白名单,加大精准施策力度;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要加大税费减免力度;要高度关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实际效果,进一步提升财税政策惠及小微企业的广泛性和有效性。二是切实推动劳动力市场相关政策调整。就业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做好稳就业工作,要清理、取消不合理就业限制,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多元化供给,有序发展零工市场,更好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通过市场化社会化办法增加就业岗位,做好促进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就业工作,开发公益性岗位,对就业困难群体进行定向精准扶持;强化就业创业培训服务,完善灵活就业的制度保障,解决灵活就业人员的后顾之忧。三是加大财政和货币政策调整力度,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探索,推动各类政策扎实落地。

另一方面,要尽快出台稳消费预期的一揽子举措。一是以深化改革营造良好消费环境。要系统梳理行政性限制消费的相关规定,开展政策效应评估。二是优化现有支持消费的相关政策。三是加大公共消费政策力度。四是加大对数字消费等新型消费的政策支持力度。例如,顺应新能源汽车消费热潮,在推进城市充电桩建设的同时,加快建设农村公共充电桩,培育新的投资增长点;利用数字化技术,提升和完善社区便民数字消费设施建设等,释放数字消费潜力。


       许召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保障高质量就业是扩内需关键

伴随系列政策落地见效,经济形势将会进入企稳回升的新阶段。不过,这种企稳回升态势依然较为脆弱,长短结合着力扩大内需仍是促进经济好转的重要任务。

扩大内需有两个重点,一是扩大投资需求,二是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扩大投资需求的特点是政策见效快,政策手段比较多,难点是有效投资空间相对不足,对财政压力较大。国家可以通过投资引导、投资补贴、专项债定向支持,引导地方投资平台更主动发挥作用等系列工具拉动投资。2014年至2017年,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分别增长21.5%、17.2%、17.4%和19.0%,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同期经济增速。但是投资面临一些制约因素,主要是投资的空间越来越小,好的项目已经基本建完,而且投资周期较长,短期难以见效。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好处是效率比较高,成果比较好,不需要政府大量投资。政策难点在于短期政策手段不多。最近,政府在促进房地产需求,促进汽车、家电下乡等方面出台了一揽子政策,初步取得明显效果。通常,居民消费受制于收入水平和消费意愿等一系列因素影响,更大范围、更广泛的促消费政策,基本都是一些长期性政策,政策空间相对较小。

从我国经济发展各方面的态势看,扩消费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行性。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经济增长方式从规模扩张型转向质量效益型,投资对经济的拉动效果逐渐减弱,这种情况下必然要转向更大程度地扩消费。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已经接近世界银行所定义的高收入阶段,进一步扩大居民收入水平,促进共同富裕有着良好基础,更大力度扩消费也具有可行性。

扩大消费可以通过一些短期、有针对性的政策来实施,比如消费券,降低汽车购置税、促进住房消费等,但根本措施还是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形成进一步扩大国内投资促进消费的国内大循环。促进充分高质量就业需要系统的政策设计。短期内,落实好疫情精准防控措施是促就业最重要的措施。今年一季度以来,一些地方的生产受到比较大的影响,各地也在推进复工复产方面出台了不少措施,但总体来看各地复工复产比较关注工业企业,对服务业的复工复产、复商复市重视程度相对不足。工业的供应链条比较长,一家企业的停工停产会带来整个上下游停工停产,因而更容易受到各方面的重视。事实上,服务业是当前我国就业的主体,也是当前就业冲击最为严重,经营最困难的部分,在疫情精准防控的大前提下,创造更好的条件,让服务业更快、更全面的复工复产,是促进就业最有效的手段,也是根本上扩大需求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就业形势变化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

促就业重点是扶持和稳定中小微企业。广大中小微企业是就业的主体,当前党和政府已经出台了对中小微企业一系列的扶持措施,并且取得积极效果。但更好地扶助中小微企业发展是一个长期问题。从实际情况看,当前对中小微企业做更好更有效的扶持,有两个方面需要高度关注。

第一,系统性降低中小微企业房租成本。房租成本是当前很多中小微企业面临的比较大的成本,这是一个固定的负担。随着服务业在经济当中占比越来越高,大量的中小微企业都是在服务行业,都生活工作在城市里,而我国很多城市都面临房价偏高、租金偏贵的问题。同时,很多城市还存在大量商铺、写字楼空置的现象,推动中小微企业的房租成本系统性、长期性地降低,是优化中小微企业经营环境,降低其负担的重要方面。疫情以来,国家一直鼓励物业给予中小微企业减免租金,但真正能够响应的主要是国有物业,民营物业相对来说受政策影响比较小。在这方面,需要进一步讨论出台系统性的引导支持措施,全面降低中小微企业物业成本和房租成本。

第二,系统性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中国储蓄率一直是全球最高的,也就是说资金供应在全球非常充分。通常情况下,某种商品供应比较充分,其价格应该比较低,但中国的中小微企业面临的融资成本一直是相对比较贵的,这方面还有比较大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空间。具体政策方面看,一是需要进一步鼓励金融创新,比如增加供应链金融等;二是在金融行业内部引入更多竞争,提升金融行业服务中小微企业的能力;三是减少低效、无效的资金需求,包括减少无效和低效的基础设施投资等。系统性降低中小微企业房租成本和融资成本,不管是在短期,还是中长期,对中小微企业进一步改善经营状况,提升效益水平都有重要作用。

 

      漆云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充分发挥大宗消费的提振带动作用

在整个消费结构中,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具有消费占比高、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的特点,稳定增加汽车、家电消费等大宗消费对提振消费至关重要。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3.3万亿元,同比下降6.7%,降幅比4月份收窄4.4个百分点。其中,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近一成的汽车类零售额下降16%,降幅比4月份收窄15.6个百分点。本轮消费回落特别是今年3月份以来的由升转降主要是疫情反复冲击所致。因此,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向好,生产生活有序恢复,消费逐步回升应是预料之中。对汽车消费而言,一方面,汽车作为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内容,本身仍有较大的需求空间;另一方面,本次促进汽车消费政策加大对购买环节的支持力度,同时放松对使用环节的限制,完善基础设施,实施购买管理和使用管理并重鼓励政策,撬动汽车消费值得期待。

由于前期国内疫情多发频发,消费特别是聚集性接触性消费受到明显影响,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服务业领域经营压力增大。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首先要围绕保市场主体加大助企纾困力度,恢复和优化供给;其次要积极推进消费提质升级,加快培育形成消费新增长点,充分挖掘县乡消费潜力;再次要推进消费平台健康持续发展,增加就业收入,提高消费能力。


        张晓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进一步激发旅游消费潜力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旅游业受到巨大冲击,但国民对旅游活动保持了较高热情,短途游、近郊游、自驾游、在线游等发展良好。长期看,我国旅游消费的增长态势和群体发育态势良好,可能因为疫情而涌现出更加多样化的消费业态。后疫情时期,我国旅游消费必将全面升级,应及时针对受疫情冲击暴露的旅游消费升级问题,结合国家扩大内需、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要求,基于世界旅游消费发展的基本规律,立足旅游消费发展实际需求,抢抓旅游市场升级迭代机遇,开创更加良好的旅游消费牵引供给、旅游供给创造需求的新局面。进一步激发我国旅游消费潜力,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引领新旅游消费观,引导游客文明消费、理性消费、品质消费。要着力解决细分新旅游消费群体的需求。要补齐重点新旅游业态短板,释放消费潜力。要注重旅游消费区域差异化和联合化发展。

 

  •    “保”障消费供给

 

       盛秋平(商务部副部长):做好促消费政策储备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商务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消费促进工作,多措并举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助力稳住宏观经济大盘。下一步,商务部还将抓好政策落实,做好政策储备,持续推动相关工作。同时,

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将组织开展“2022国际消费季”,以“乐购天下、畅享全球”为主题,通过“国内国际、线上线下、政府企业、贸易消费”综合联动,组织开展国际消费城市市长论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特色活动、老字号嘉年华、中华美食荟等重点促消费活动,指导各地结合本地消费特点和节庆特色,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促消费活动,着力引导消费预期,提振消费信心,为促进消费持续恢复注入新活力。

 

       王小广(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消费的稳定增长需要强有力的供应链保障

  在常态化的疫情防控以及局部疫情暴发的情况下,稳增长最核心的是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稳定,即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基本消费的稳定。这对新型实体企业来讲,是优势所在,也是历史机遇。首先,新型实体企业不仅具有跨时空的供需高效率对接、交易的优势,而且能满足防疫的无接触需要。所以,在疫情防控重点地区,平台服务与物流的高效畅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与平台型新实体企业无缝对接的强大仓储物流能力与充分竞争的供应商是基本生活品保供稳价的基础。规模越大、时间越久,降成本、保货源、增时效的优势便愈发显现。一方面平台类新型经济实体,需要不断加强和完善“软”和“硬”的供应链能力建设,包括仓储网络、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平台综合服务效率(降低库存周转天数和其他成本);另一方面,要立足和把握消费者的趋势性需求,通过供应链增值行动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多、快、好、省”的购物体验,创新更多的市场价值与社会价值。

  现代化的最终结果是生活的现代化。当前疫情影响下的经济增长下滑,最大的问题是消费行为受到明显的时空限制,使合理的消费需求被明显抑制。怎样在统筹防疫和经济的关系中促进消费,是摆在政府、传统市场主体和新型平台服务企业面前的一大课题,需要政府与企业共同细致谋划,精准发力。

  首先,在宏观稳定政策设计中,政府要重视对消费的有效激励和预期引导。考虑到疫情冲击和防范的长期性,既要注重通过保市场主体来保就业从而保收入保消费,而且也要直接从消费端出台有效的稳定政策,发放消费券对消费的作用肯定是立竿见影的。

其次,地方政府和防疫责任单位要做好有效防疫与稳定消费的平衡政策设计。防疫不仅不能搞一刀切、层层加码,而且要在一些重要管控环节中讲科学讲效率。

三是对平台服务企业来讲,不仅要加强“软”“硬”供应链能力建设,而且注重平台信用建设,拒假打假,真正为广大居民提供高“时信效”的消费服务。

 

  •    发挥“新”型消费优势

 

       王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促进消费市场在分化重组中育新机

在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冲击、国外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新型消费是促进消费扩容和引领消费创新的重要支撑,展现出创新升级的强劲动能,推动消费市场在分化重组中育新机。

一是线上消费总规模持续较快增长势头。2021年,全国网上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4.1%,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2%,今年1月至3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8%,增速明显高于线下消费。二是新国货和免税零售引领作用日益凸显。新国货对消费市场扩容的贡献更为突出,以快消品为例,新国货贡献了76%的市场增量,比国际品牌高52个百分点;国内免税政策创新加快,持续引导和吸引消费回流。三是数字化新型消费渠道加速线上线下消费深度交融。传统接触式线下消费渠道面对疫情反复冲击,主动拥抱互联网谋求数字化转型步伐进一步加快。以近年来创新比较活跃的鲜活农产品消费为例,形成了生鲜O2O、智慧菜场、社区团购等多样化数字化新渠道。例如,浙江省具备基础数字能力的“放心市场”已接近1100家,覆盖率超过50%,具备较高数字化水平的“智慧菜场”已建成114家,占全省5.3%。四是新的消费增长极发展动能进一步增强。上海市、北京市、广州市、重庆市、天津市5个首批国际消费中心试点城市进一步发挥消费升级引领功能,率先带动消费复苏。都市圈和城市群成为消费实现新高地,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城市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全国的占比分别达到24.2%、10.5%、7.9%、8.1%,合计超过50%,成为消费新高地和主战场。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以县城为核心的县域消费不断提速,出现了新消费人群、新消费方式和新消费场景等新特征,在引领县域消费扩容升级,扩大农村消费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新型消费将成为重要的消费增长来源和创新发展动力,数字化和绿色化将成为新型消费最突出的特征。数字消费将持续赋能消费创新发展。数字技术的普及应用将进一步促进消费创新、丰富消费场景、优化消费体验,不断拓展新国货品牌、生鲜电商、智能设备、宅生活服务、下沉市场等消费增长新空间。绿色新消费将持续促进消费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绿色消费有助于持续扩大消费市场规模,同时,通过普及绿色发展理念,有利于促进消费全生命周期绿色转型,孕育新的消费增长点。


       王一鸣(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服务消费是扩大消费的新引擎

伴随居民收入增长和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扩大,我国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居民消费服务化趋势加快发展,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动力。与发达国家服务消费发展所处的阶段不同,我国服务消费加快发展正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时期,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居民追求高品质生活时期,处在人口结构变化和消费主体年轻化时期,呈现一系列新特征。第一,服务消费发展与数字经济迅速崛起交汇,呈现加快数字化趋势。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向服务消费领域迅速渗透,加速服务业线上线下融合,丰富服务消费场景,改善服务消费体验,推动服务消费变革,促进服务供给更有效与服务消费需求匹配,为服务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第二,服务消费发展与居民追求高品质生活交汇,呈现加快高端化趋势。居民对服务质量和品质的需求日益提升,推动服务消费从注重量的满足向追求质的提升加快转变。第三,服务消费发展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交汇,呈现消费主体年轻化趋势。服务消费的特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群体的特质,伴随着消费群体的年轻化,“90后”“00后”为主体的新一代消费群体,追求时尚和品牌,乐于尝试新鲜事物,个性化消费加快兴起,促进服务消费细分和多元化消费市场发展。

加快服务消费扩容提质不仅是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也将为消费结构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今后一个时期,要在供给、需求和制度层面发力,鼓励服务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助力消费结构升级。要挖掘服务消费市场潜力,推进服务消费供给侧改革,深化服务消费数字化转型,加大政府公共服务消费支出,发挥海南自贸港改革创新的示范作用。

 

  •    聚焦痛点难点堵点和体制机制障碍,综合施策

 

       郭春丽(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四个结合”促恢复挖潜力

《意见》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注重统筹谋划,充分把握我国消费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导向下,从应对疫情影响、稳住消费基本盘、完善支撑体系、优化消费环境、强化保障措施等角度,综合施策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充分挖掘消费潜力。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长短结合,既促恢复也挖潜力。针对短期疫情影响,《意见》力求保市场主体、保基本消费品供给,同时也部署提出新型消费场景、消费新业态等来对冲传统消费受限趋弱的影响。针对中长期制约消费的体制机制问题,《意见》着眼长远,瞄准消费潜力释放的“堵点”“难点”“痛点”,通过稳就业、增收入来提高消费能力,让人民群众“能消费”;通过合理增加公共消费,提升公共服务覆盖面和水平,改善居民消费预期,让人民群众“敢消费”;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水平,让人民群众“愿消费”。

二是新老结合,既促落实也出新招。《意见》要求,加快将既有部署落实到位、取得实效,一些举措要根据形势变化加大力度,如保市场主体加大助企纾困等。同时,《意见》也适应消费发展新趋势,提出不少“新招”。针对疫情应急状况下基本生活物资储备、调运环节出现的断点、堵点问题,提出要规划建设城郊大仓基地;适应高品质消费需求,提出规划建设一批中国特色市内免税店;针对汽车消费的行政性限制措施,提出各地区不得新增汽车限购措施,已实施限购的地区逐步增加汽车增量指标数量、放宽购车人员资格限制等,加快推动汽车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在保障措施部分,还提出“以投资带消费”,要求支持消费相关基础设施和服务保障能力建设,符合条件的项目可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

三是供需结合,推动实现更高水平匹配。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从有形物质商品向更多服务消费扩展,发展型、享受型消费进一步壮大,但消费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尚未很好地满足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对此,《意见》从供需两端发力,提出全面创新提质,在实物消费、健康养老托育消费、文旅消费、绿色消费以及县乡消费等重点领域的部署中,既讲需求、更重供给,推动实现供需更高水平动态匹配。

四是软硬结合,持续改善消费条件和环境。消费恢复并朝着高水平、高质量的方向发展,需要消费环境、消费条件的有力支撑。《意见》坚持软硬结合进行部署。一方面,强化多层次消费平台、现代流通体系、县乡商业设施等硬件体系建设,进而为居民消费提供更多品类丰富、品质优良、便利可及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从破除限制消费障碍壁垒、健全消费标准体系、加强消费领域执法监管、全面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作出安排,推动消费环境全面优化。

 

(责任编辑 曹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