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从搜索向人工智能生态的跳跃

2021年08月24日10:19来源:《中国工商》杂志 作者:肖旭 张雨

2000年,百度成立之初,重点开拓搜索引擎业务,逐步成为中国领先的搜索引擎服务商。在主要竞争对手谷歌于2010年选择退出中国市场后,百度发展速度开始加快,之后,大规模进入互联网金融、医疗、汽车、娱乐、电信、出行等诸多领域,以此尝试围绕潜在客户流量建立一个业务庞杂的商业生态。然而,过度多元化并未使百度完全如愿,反而对公司声誉带来不利影响,部分业务被迫暂停。

百度于2013年正式进入人工智能领域,前期在支撑快速、精准搜索与精准营销过程中所积累的网络服务与大数据分析技术,奠定了进军人工智能的基本条件。20177月,李彦宏在百度世界大会上明确提出公司将重点打造人工智能生态。受此战略驱动,百度在巩固搜索引擎优势地位的同时,着力建构具有百度特色的人工智能生态,一是梳理公司现有业务,收缩战线,将主要业务聚焦于人工智能,以百度智能云与百度大脑为基础支撑,重点发展对话式人工智能操作系统、无人驾驶汽车和智能搜索等业务,并努力建立各项业务间可相互赋能的内部连接;二是运用多种投资方式,建立广泛的内外部连接,围绕人工智能拓展商业生态。


搜索引擎业务起步

百度成立于20001月,核心业务是基于李彦宏在求学期间所取得的技术创新成果超链分析。与大多数技术型创业者一样,选择立足一项新的技术向市场提供新的产品或服务。

中国搜索业与互联网产业高速发展相伴而生,这为百度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20005月,eNe网站作为百度的第一个客户,开始使用百度的搜索引擎技术。随后,百度先后与广州视窗、新浪、263TOM.COM等国内企业达成服务协议。同时,百度成立了数据传输中心,对用户搜索所产生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为搜索引擎技术的改进与升级提供反馈。出色的中文搜索服务,让百度成立后迅速成为中国市场领先的搜索引擎。

百度在搜索领域暂露头角后,继续提升搜索引擎服务水平,不断创新搜索技术,为用户提供全新的搜索体验,从四个方面尝试建立新的优势:第一,陆续推出百度贴吧、知道、百科、空间和精准广告等产品和服务;第二,围绕在线搜索业务,推出图书搜索、文化共享搜索、语音搜索、指数搜索等;第三,为了强化搜索引擎功能与效率,新增搜索框提示功能、无限搜索以及搜索营销专业版;第四,将个性化首页与工具栏实现互通,重点推出广告管家以促进媒体平台战略,将地理位置融入微博,尝试提供实时搜索服务。谷歌在20103月宣布退出中国市场,这也为百度带来契机,百度的市场份额在2010年达到历史高峰,超过83%,成为中国互联网搜索引擎领域绝对的主导者。

搜索引擎是一个进入壁垒很低的领域。2010之后,360搜索、搜狗、神马、必应等搜索引擎陆续推出,竞争加剧,对百度的市场份额产生一定冲击。不过,百度在国内市场仍然属于一枝独秀,这主要得益于方面的拓展。

在网络传输进入4G时代之后,搜索行为几乎贯穿于用户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购物、导航、新闻、旅行等。为了适应这一变化,百度在PC端推出了依托合作方的浏览器、自有浏览器、搜索App等产品,在移动端推出了百度网页、百度图片、百度新闻、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百度地图、百度音乐、百度视频等专业垂直搜索频道,便于用户实时搜索。

搜索服务为百度带来了海量数据沉淀,为了应对搜索引擎市场的变化,百度尝试利用已经建立的数据优势,开始探索新的业务增长点,并以此提升搜索服务的内容和质量。在2013年进入人工智能领域之后,发布全球首个大数据引擎,开放三大技术组件(开放云、数据工厂、百度大脑),向社会开放共享百度的大数据能力。为了进一步谋求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打造搜索生态,百度在201711月推出熊掌号作为搜索生态的枢纽。


立足搜索引擎构建多维生态受阻

在逐步升级搜索服务的过程中,百度先是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搜索链,之后搭建了一个强大的搜索平台,进而建立以熊掌号为枢纽的搜索生态。同期,搜索为百度积累起海量用户与内容及服务提供者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实时分析,百度建立起用户和商家数据库,能够对用户的搜索行为进行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预测,这为百度帮助商家精准投放广告提供了支撑。营销服务也因此成为百度最早布局的一块版图增值业务。

此外,百度还尝试在金融领域的拓展,建立自己的支付体系。但是,由于对移动支付市场变化的回应较慢,百度移动钱包的市场份额远低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在网络广告、电子商务、浏览器、操作系统、手机、互联网金融领域,百度与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企业展开了竞争。虽然在部分业务上百度仍然能够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是总体上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尽管百度在拓展业务领域的过程中不断受阻,但是在人工智能领域却迎来转机。百度凭借搜索业务积累了海量的用户行为数据,并且通过自主研发逐步掌握了人工智能技术,为下一步向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打造人工智能生态

百度在人工智能应用业务的雏形可以追溯到早期对数据的开放与共享。20106月,百度发布百度知道开放平台,在框计算的技术基础上加强与专业网站的数据合作。平台的开放降低了知识传播的门槛,让更多的参与者加入到研发和创新的过程中。大数据的积累、基于大数据分析所做的精准营销与业务推广、大数据的分享与广泛应用尝试,都为百度进军人工智能提供了基础。

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雄心壮志,最初显露于20131月百度创立深度学习研究院(IDL)。后来,百度陆续建成了五大实验室:硅谷人工智能实验室(20145月)、大数据实验室(20148月)、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中心(20152月)、增强现实实验室和深度学习(20168月)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20172月),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技术研发。

经过多的技术积累,百度逐步具备了人工智能技术支撑所需要的算法、计算、数据三大要素以及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用户画像四项功能,为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拓展奠定了稳定的技术基础。五大实验室的研发成果历经五年的整合,逐渐形成了云端的平台体系:智能云和百度大脑。

2017年,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合作体系。百度的合作体系分为底层技术、研发合作和场景落地三个板块。底层技术包括智能云和百度大脑,其中智能云基于大数据和智能云服务两项技术,百度大脑的技术基础包括计算机基础设施、认知层和感知层三个方面。计算机基础设施的开发包括37万以上开发者和合作伙伴,认知层包括万亿级搜索数据、数十亿定位数据以及数十亿图像与视频,感知层专注于研发视频识别、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深度学习、数据智能、增强现实、知识图谱、自然语言理解八个领域的技术。在与百度达成研发合作的合作伙伴中包括智能设备企业、科研院校、交通出行企业、金融机构、政府、航空公司等企业和机构。通过投资并购,百度的研发项目涉及芯片、技术供应、设备、汽车共享出行平台、汽车技术开发、自动驾驶汽车硬件厂商、车厂、零售等业务。 

李彦宏Geekpark IF2018大会上讲到:2017年,百度升级了公司使命,由让人们最平等便捷的获取信息,找到所求升级为用科技让复杂的世界更简单。它是一种包含关系,新的使命包含了原来的使命;它也恰好能够体现出人工智能时代技术能够对世界发生的改变,远远不是一个对信息获取方式的改变那么简单;它可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改变消费观又改变供给端

 

20202月,百度AI体系进行组织架构升级,原AIGAI技术平台体系)、TG(基础技术体系)、ACG(百度智能云事业群组)整体整合为百度人工智能体系AIG)。新AIG包含技术中台群组(TPG)和智能云事业群组(ACG)两大群组组成,将智慧政务、智慧医疗、智慧金融、智能客服与营销四大业务板块升级为四大事业部,并在工业互联网、视频、物联网、工业质检、物流地图等领域加大投入。20102017年间,百度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保持了稳定的增长,营业收入在2020年达到1070.74亿元。

百度人工智能生态战略

如今,百度正在致力于进一步拓展和丰富人工智能生态。从发展历程来看,百度建立的第一个商业生态是在线搜索生态。对于百度而言,最重要的核心能力是搜索能力,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正是已经基于搜索引擎业务所建立起来的搜索生态圈,特别是中文搜索生态圈。百度在搜索生态中所积累形成的海量客户与商家,为其经导流后建立其他多种生态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不过,百度在包括互联网金融、医疗、电信等诸多领域的尝试并没有普遍获得预期效果,甚至对公司声誉带来不利影响。这也说明,数据和流量仅是商业生态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并非全部。在海量数据之上,如何挖掘数据中所蕴含的商业价值,如何将商业价值有效地传递给市场用户,如何保证价值传递形成高效的闭环模式,如何在不断提升用户服务、提高用户预期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盈利等等,都是值得管理者认真思考的问题。

百度定位于打造人工智能生态,是一项重大战略抉择。强大搜索引擎背后的互联网技术、数据抓取技术、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语音技术、图像技术等,都为发展人工智能奠定了较好的技术基础。百度在2013年选择进入人工智能领域,也是基于自身资源和能力作出的综合考量,这对于百度业务的下一步发展显然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当然,如果仅仅考虑立足于搜索领域的积累,百度的商业生态建设也可以有人工智能生态之外的诸多选择。百度重点选择人工智能生态,显然还是因为公司管理者更加看好人工智能的未来前景,也相信公司在这一领域能够开辟出一条新的商业赛道,尽管这其中必然蕴含着一系列风险与不确定性。

商业生态的发展绝不仅仅是一家企业的繁荣,而是需要生态圈内部所有企业的百花齐放。百度AI帮助AI生态中的企业做出产品、卖出产品,产生溢出效应,帮助优秀的AI生态企业脱颖而出。从而共同推动产业的繁荣,和整合上下游的组件供应商和集成商,共同完成任务。这种合作大大促进了产业链的发展,也有利于解决更加复杂的问题。

AI生态的繁荣与否,关乎中国高科技的未来前景。智能经济时代已经到来,各行各业可以创新开发AI应用,中国的AI大有可为。AI是科技制高点,拥有自主底层技术尤为重要,但只有技术本身的自主是不够的,还必须拥有完善的AI应用生态。李彦宏表示:未来十年是智能经济时代,会有三个智能化趋势:人机交互方式的智能化、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和产业的智能化,各行各业都会因为AI技术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的发展契机,为百度继续深耕人工智能生态营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作者系肖旭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首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理事,张雨河北经贸大学商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