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稳重的人胆有多大

2020年07月20日18:06来源:《中国工商》杂志 作者:傅春荣

搜索王均三个字,网络上蹦出来最多的一个词一定是大包天。但如果你试图从这个事件描述性的词中,窥视出均瑶集团掌舵人的性格特质,那么估计你会有点失望。

我是比较稳重的我觉得做企业,第一就是要持续、稳健。这是王均金的自我评价。根据记者多年来对他的了解,他对自己的这个性格定位还是相当准确的和大哥王均瑶的擅长交际、善于沟通相比,王均金的性格确实更为沉稳低调。

见过王均金的人,确实很难把他与胆大包天这四个字联系起来。带着渔民烙印的黝黑皮肤、待人接物从来温良恭让的王均金,其实更容易让人恍惚看到当年浙江温州苍南那个小渔村里跟着大哥做小买卖的少年的影子。

在做这期报道的时候,记者联络均瑶集团宣传部门负责人,想多要一点王均金早年创业时期的照片,得到的答复是 没有太多”——上世纪80年代末与大哥一起走南闯北的王均金,实在是没有太多钱,也没有精力随时拍照留念。刚刚起步的时候,各方面都需要吃苦耐劳的精神。

即使1991728年仅23岁的王均金与哥哥王均瑶开通长沙一温州的私人包机航线当天也没能留下影像记忆。这样大包天决定当时可能是由哥说了算但决定背后的落地实施,却第一次真正考验了王均金的耐心与坚韧在买飞机票都只能是团级干部以上且还需要开介绍信的年代,经过与民航等一系列部门长达大半年的沟通,所盖的章印达到100多个批文叠起来也有几十公分厚,最后终于拿到民航局和空军的批准文件,真正实现了包天的梦想。

意外才是真实的人生。

就像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一样200411月,王均金的人生轨迹以及均瑶集团的发展脉络,也因为大哥王均瑶的病故,改变了走向。

有老大在的时候,许多事情轻松很多。尽管此前已经做了相应的准备,但哥哥的去世还是让被迫走上台前接任董事长职务的王均金迷茫过。

只是,有了天将大任之前其心志经历,王均金正式掌舵后,均瑶集团在风雨中维持了平稳过渡,确立了打造百年老店的战略使命。

200911记者跟随全国工商联代表团赴菲律宾,参加在马尼拉举办的第十届华商大会。当时随团一起参会的包括傅军、郑跃文、陈丹等在内共有几十位企业家,王均金也在其中。除了华商大会之外,代表团还一起前去拜会了菲律宾副总统卡斯特罗以及菲律宾贸工部部长法维拉,商谈促进中国与菲律宾之间的合作和发展。

在跟这些企业家朝夕相处近十天的过程中,记者对王均金印象深刻。实际上,这也是记者第一次见到他本人。当记者客串团务,帮所有团员贴上代表团标签,贴到王均金的时候,他颇带腼腆的笑容中不经意流露出来的淳厚良善,很容易让人心生亲近之感,不像一个大老板,更像记忆里温暖了时光的中学语文老师,但在与菲律宾方会谈的时候,记者镜头捕捉到王均金眼神中的专注和热情,诠释了均瑶集团基因里除了 之外,更为重要的恒心部分。

们这代人是改革开放的最大受益者。如果不是那股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唤醒了蕴藏在温州人身体里的企业家精神,我可能会是像父辈一样的本分渔民。富而思源,企业做强之后,王均金血液里激荡的家国天下情怀被逐渐点燃。营企业家的人生为什么能出彩?那是因为党的好政策,所以我们要坚持走光彩之路。

光彩理念并非只是王均金嘴里的说说而已,它已经完美地融入了其所传递给社会的企业家精神里,成为企业长远发展的内在要求与核心价值观。

回望均瑶集团2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助力三峡库区移民、智力支援新疆发展、创新对接 精准扶贫、全力以赴冲锋抗疫一线……王均金用大爱和担当,不断淬炼着均瑶集团年老店这块金字招牌,与此同时,均瑶集团也用飞速发展的实践反过来证明,已经融入其血脉中的社会责任,早已不只是企业单向的回报与付出,它同时也成为均瑶参与市场竞争的无形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