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食药用菌产业的龙头企业,江苏安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安惠”)自然是不可忽略的。而它背后的掌门人陈惠,更是被业内称为“灵芝大王”。出身于菌菇世家,陈惠从小耳濡目染中深受菌菇文化的熏陶。从深爱菌菇到自觉传承父业,从接手菌种场到发展现代化的生物企业,从种植蘑菇到进行食药用菌研发和深加工......陈惠不断进取,开创出食药用菌事业发展的一片新天地。
眼有星辰大海,胸有丘壑万千。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陈惠坚信危中有机,顺应时势不断创新,实现了传统的农业种植向新兴生物科技的华丽转型,让“小蘑菇”蜕变成“大产业”,并让食药用菌产业造福千家万户。
在创新中传承
“灵芝大王”陈惠出生在一个培植菌菇的世家,父亲陈廷章有着“银耳大王”的美誉,是他从事食药用菌行业的引路人,也可以说是安惠事业的奠基人。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南通人对食药用菌的认识还很模糊之时,陈廷章就率先试水,从科研机构引进菌种,发展庭院经济。
“我从父亲身上学到了坚韧,学会了如何克服困难,懂得了如何谋划事业和人生。”陈惠说,他走上食药用菌产业道路时,第一笔创业资金还不到100元。不过,凭着肯吃苦、善动脑,很快就成了菌菇种植的佼佼者。1981年,陈惠栽培的菌菇已实现高产,成为当地的种菇“万元户”。为了让更多的人共同致富,他还带动周边的邻居以及亲朋好友一起种植菌菇。
子承父业是一种“传承”,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还得有自己的本领,顺应时势不断创新。对于已经取得的成绩,陈惠并不满足。在他看来,民营经济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是不断突破旧体制、旧机制和旧的文化观念的过程。
从竹行食药用菌种场、通惠公司、安惠公司,到栽培种植、原材料贸易、精深加工提取,从庭院经济,到传统营销、直销模式……“回望安惠事业的发展历程,每一次转型升级都与国家对民营经济的政策调整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是略有超前,快半步。”陈惠对此深有体会。
当被问及安惠为何能实现传统的农业种植向新兴生物科技转型时,陈惠则给出了“五大法宝”:“一是历史优势,五十年的安惠传承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从我父亲1959年开始到现在,差不多有60年的发展历史。二是传承优势,从我的父亲,然后到我,再到我的下一代,三代人在从事食药用菌这个伟大的产业。三是科技优势,我们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包括食药用菌的精准的保良和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四是在品牌建设和文化建设上的优势。五是产业优势。”
高科技赋能传统种植
在安惠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陈惠的“先手棋”多次发挥着关键作用。上世纪80年代,陈惠深入剖析市场后觉得:“不能停留在食药用菌培植,要寻求突破。”
于是他从食药用菌培植转向贸易,把生产的灵芝销往全国各地,并与境外客商进行贸易,完成了安惠事业的第一次转型。当时,陈惠采取的是“公司+农户”的模式,带动乡亲们一起发家致富。90年代初,陈惠掌控的灵芝一度占到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由此赢得了“灵芝大王”的美誉。
“尽管灵芝贸易做得红红火火,但我觉得这不是食药用菌事业发展的终极目标。”因此,陈惠果断涉足食药用菌科研和深加工,与国内一些知名的制药企业合作,摸索出了一条新路子:在猴头菇和灵芝上进行了药理、生化、深加工试验。
2002年10月,“安惠国际生物科技园”在南通开发区奠基,陈惠再一次走上了求变之路。他要从传统经营向更丰富的生物科技领域拓展,创造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为此,他先后聘请国内的高级专家教授担当学科带头人和顾问,组成强大的食药用菌研究和产品开发团队,研制出经国家相关部门批准的多个品种的专利产品,安惠生物也顺利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陈惠的推动下,安惠先后建立了微生物研究所、科研中心及知识产权馆。转型升级也给安惠注入了新的活力,提升了品牌影响力,增加了企业发展的动力。
目前,除了传统保健产品的研发推广外,针对现代人对健康需求的不断进步,安惠也在积极研发菌菇蛋白棒等新种类的健康产品。“在未来,生命健康行业的赛道会越来越宽广,安惠会尝试更多有益社会的项目,为健康社会、健康中国、健康地球做出更多的贡献!”陈惠说。
走出国门迈向世界
小小的菌菇背后蕴藏着大产业,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民生,还能做成造福一方的富民大健康产业。继生产经营取得成功后,“不安分”的陈惠就开始摸索商业模式上的创新。
2002年左右,嗅觉敏锐的陈惠开始带着安惠试水直销,并加快了国内直销放开前的基础建设进程。待《直销法》颁布后,安惠生物就递交了许可申请。2008年2月,安惠生物正式获得商务部的直销批文。“企业一定要走在政策前面,可预做功课,打牢基础。太快不行,快人一拍,可能成为‘先烈’;快半拍,时机恰好;慢半拍,就会被市场淘汰。”他说。
除了国内市场外,国际市场的开拓也不可小觑。在陈惠看来,民营企业应该主动走出去,积极参与行业相关活动,加强沟通与交流,向世界推介中国制造,迎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需求,科学推动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2007年以来,安惠先后在日本、泰国和北美等地开设海外分公司,开始以全球视野谋划企业发展。
面对国际市场,陈惠分享着自己的经验:安惠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中,首先会开展灵芝文化传播,辅助文化的推进和进阶训练。其次,对于海外分公司管理团队的主要负责人,侧重于从其周边的一些国家来选任。最后,对于海外的经销商团队,也是侧重于从当地成熟团队中遴选。“总之,我认为企业不管到哪个国家发展,了解和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功课。此外,重视当地市场对产品需求的差异化也十分重要。”
除了知名企业家的身份外,陈惠也是南通世界通商总会会长、通商总会执行会长,多年来致力于汇聚通商力量,倡导通商企业“强强联合”,力促广大通商在合作中谋求发展,在发展中实现共赢。
让小蘑菇变成大产业
食药用菌是一个伟大的产业,具有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不与其他产业争资源的“五不争”优势,是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支撑国家食物安全的生力军。
据不完全统计,在脱贫攻坚战中,大量县域首选食用菌产业帮助百姓致富。对于小蘑菇的“赋能”,陈惠充满期待:“相信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小蘑菇一定能做出更大的成就,让更多的人过上富足、健康、平安、快乐、美好的生活,真正造福于全人类。”
而如果想将菌菇做成大产业,除了不断转型升级外,还需在延伸产业链、推进产业融合上下功夫。为此,陈惠很注重产业之间上下游的链接。在他的带领下,安惠采取新建、合资、并购等方式先后成立了医疗器械、化妆品、饮品等多家子公司和分公司。
最初,陈惠的梦想很简单,就是跟着父亲把蘑菇种好。而今,他的梦想是“让食药用菌造福全人类”。这些年来,安惠品牌和文化发展一直坚持“稳健成长”的思想,不忘初心,讲好品牌故事:以灵芝文化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以产业推广提升企业品牌影响;以优质产品传播企业品牌声音。
今年是安惠成立20周年。陈惠表示,安惠未来的5-10年,一是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继续深耕食药用菌大健康产业,并有序落地一些食药用菌精准扶贫方面的项目;二是将会在下一个5年当中研发出更多适合大众需要的健康产品,为健康中国,为大健康产业贡献安惠智慧和安惠力量;三是在不断完善国内市场布局的同时,进一步构建国际市场发展新格局。
“世界安惠,世代安惠”是安惠的企业愿景。“弘扬民族文化,发展菌物产业,造福人类健康是安惠永恒的追求。”陈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