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亮:矢志打造业界“第一梯队”

2023年10月19日10:44来源:《中国工商》2022年第8期 作者:张娜
  打破科学家和企业家的边界,奥盛集团的掌舵人汤亮,就是这样一位致力于科技成果转化的企业家。从创业的那天起,他就不仅担任集团的董事长,还是集团的首席科学家。

  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廿年余载,汤亮带领着奥盛集团从创立之初单一的桥梁缆索高科技制造产业,逐步“升级”到了“一树四翼”的高科技制造产业的全新布局。桥梁缆索、高端医疗器械、航空动力精密制造、超导科技,“四翼”齐飞,汤亮不断探索着奥盛集团的更多可能性。

  富有远见,敢于创新,以科技为帆,创新为锚,汤亮正带领着奥盛集团驶向更波澜壮阔的未来。

 

  咬定青山不放松

 

  在刚走出三年疫情后的2023年,上海市民营企业在恢复经济活力、持续发展企业经济的道路上,走得不轻松。特别是实体经济制造业,面临的困难很多,如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严峻、国内市场的需求不足、重点产业领域的风险增大等。在挑战和困难面前,民营企业家应该保持一种怎么样的奋斗状态?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奥盛集团董事长汤亮说:民营企业家肩负着企业发展的重任,要有一种“立定脚跟”的战略定力,只有站得高、站得稳,才能看得远、走得远。

  汤亮是奥盛集团的掌舵人,其旗下的“一树四翼”的产业板块,今年持续保持了科技创新的推进趋势,“四翼”产业的科创成果迭出,矢志打造国际业界“第一梯队”的市场前景让人看好。但是,在全国经济“一盘棋”中,民营经济的兴衰与国家经济的兴衰是捆绑在一起的。国家经济大盘若走稳向上,民营经济就会蓬勃发展。当国家经济大盘面临下滑压力的时候,民营经济就会困难叠加。汤亮认为,在当前的形势下,民营企业家更要坚定发展企业的信心,而信心只能来自内心那种百折不饶的韧劲。

  今年以来,奥盛集团一如既往地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迅跑。概括来说,就是“三个坚持”:一是坚持“走出去”,依靠自身的技术产品优势,走出去抢占国际市场。如奥盛集团的桥梁缆索产业,依靠在国内市场上锤炼出的全球最有科技含量的新材料、新技术,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国际竞标,抢占国际市场的制高点;二是坚持“拿过来”,站在国际先进科技的肩膀上,创造出更为先进的产品,满足内需市场的需要。奥盛的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对标国际最新科技,研发出赶超国际一流水平的新产品,取得国际专利权后,在内需市场上与国际先进产品一决高下,扩大了自己的市场份额;三是坚持“原始创新攀高峰”,奥盛国际超导公司的高温超导科技,产品标准和技术参数都是中国原始创新、全球首创的。全球首条超公里级高温超导电缆商业化示范段在上海投入运行后,各项数据均领先于国际先进水平,标志着我国已形成了从超导材料到电缆集成的核心制造能力,也标志着我国独立自主打造的超导电缆产业链走在了世界前列。

  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今年上半年,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经济主管部门,不断发布振兴经济发展的新政策,出台刺激经济发展的新举措,密集之程度,是过去没有过的,目的就是要求全国上下合力拼经济、促发展。既然要“拼经济”,那就迟缓不得、犹豫不得。汤亮领导的奥盛集团,今年的决策就是无论困难多大,都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以科技创新为驱动,让实体经济制造业走上新台阶。

  

  聚力创新勇突破

 

  汤亮从进入大学校园开始,人生道路就如飞奔的火车一样,一直在并行的两条轨道上迅跑。一条轨道是坚持个人的学历升级,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博士后,他一直没有停止过追求知识的脚步。另一条轨道就是追随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毅然下海创业,立志打拼中华民族的先进制造业,他同样也一直没有停止过对高科技制造的“追梦”脚步。

  汤亮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断追求卓越,渴望为国家发展出一把力,这就像是一粒不灭的火种,永远燃烧在我的心中。”

  上世纪末,汤亮创办了奥盛集团,彻底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这一步迈出去,他一走就是20多年。从创立奥盛集团的那一刻起,汤亮就秉承科技创新的理念,不仅挑起了集团董事长的担子,还担任引导企业创新发展的首席科学家,把主要精力放在带领科研团队默默地“磨剑”,持之以恒地攻关科研项目。作为经济学博士的他,认定了一条“死理”:民族复兴的大业是绝对离不开实体经济的,离不开具有先进生产力的制造业的。只有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依靠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创新产品,民营制造业企业才能够成长起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汤亮深知,要让科技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引领,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经过20年的风雨兼程、砥砺奋斗,如今在他的带领下,奥盛集团已从原先单一的桥梁缆索高科技制造产业,“升级”到了“一树四翼”的高科技制造产业的全新布局,涵盖了全球桥梁缆索研发制造、高端医疗器械研发制造、航空动力精密制造、超导科技研发制造等。

  具体而言,奥盛的“一树”是上海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下辖6个科技实验室,主攻革命性的新材料产业,是集团创新发展的“大脑”平台。“四翼”是新材料新技术转化后,延伸出来的4个高科技制造产业板块:桥梁缆索、高端医疗器械、航空动力精密制造、超导科技。这“四翼”产业,互为犄角,展翅齐飞,凸显了奥盛集团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产业连动优势,从整体上形成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主业布局,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在汤亮的带领下,奥盛集团的“四翼”产业,矢志打造国际业界的“第一梯队”。每一翼都拥有一系列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科创新成果,其中不仅有赶超国际一流水平的科研项目,而且每一“翼”都承接了国家及省部级的重点科研专项课题。

  迄今为止,奥盛集团已经连续多年位列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标杆企业。汤亮也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推动“四翼”齐飞

 

  如今,汤亮带着奥盛集团,以“四翼”为核心,锚定国际业界“第一梯队”,不断奋进,攻艰克难,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奥盛的“第一翼”是桥梁缆索制造。迄今为止,已获得重大科技成果13项,其中包括国家科技成果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获得詹天佑奖、鲁班奖等国家级质量奖84项。在国际权威的行业全球统计排名中,奥盛集团占全球特大型悬索桥、斜拉桥的缆索市场份额近一半。2020年12月承接了国家科技部十四五重大科技专项之一“新型结构”子课题 ,即用碳纤维缆索替代传统钢质桥梁缆索,如今成功完成疲劳试验,顺利达标。

  “第二翼”是高端医疗器械制造产业,专注于研发新一代心血管介入医疗器械。目前有一系列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科技产品,正在陆续投放中国临床医疗市场。过去三年中,尽管受到疫情封控因素的影响,但他们仍然保持了积极推进的科研进度以及追求卓越的市场经营。该公司核心产品左心封堵器,自2019年取得注册证后,3年来在上海市场占有率已接近70%,医院渗透率超过了同类进口产品,在国产品牌中排名第一,荣获上海重大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自主创新十强”的第二名。

  近年来,奥盛还新获3张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并形成销售,新获9个国内发明专利、2个国际发明专利、11个实用新型专利,以及2个外观设计专利。企业研发费用在持续投入,管线研发的进度符合预期,有一系列创新的介入医疗器械,正处于不同的临床试验阶段,临床数据十分鼓舞人心。

  “第三翼”是航空动力精密制造产业,各项研制、试制项目,近年来多有斩获。特别是突破了多项关键工艺技术,提高了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叶片的技术性能,跻身于全国行业的先进水平。

  “第四翼”是超导科技研发和制造,其标志性的创新成就,就是奥盛国际超导公司经过多年科技攻关,自创工程标准,与国家电网上海电力公司联合建设运行的世界首条35千伏公里级超导输电示范工程,在上海成功挂网送电后,已经顺利实现满负荷运行。今年8月18日,示范工程的运行电流参数达到2160.12安培,再创世界纪录。

  汤亮特别提到:这条以规模化、实用化、国产化为原则的示范段工程,选址在上海市徐汇区的中心地段。建设1回35千伏超导电缆线路,替代原有4回共计12根35千伏常规电缆,超导电缆设计载流量2200安培、长度1.2公里。工程所需的超导电缆、超导终端、中间接头、制冷及监控系统等部件,全部由奥盛国际超导公司自行研发制造。

  据悉,超导科技作为具有战略意义的一项前沿引领技术,被誉为是21世纪电力科技的一场革命,也是一项最具发展潜力的电力应用技术,在输配电、磁悬浮、核聚变等领域,都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美、日、德等国都在竞相布局,但是奥盛集团已经成功地走在了他们的前头。

  汤亮认为,高温超导电缆在未来城市电网改造、综合管线入地、狭窄走廊主干电网、交/直流互联环网、重负荷高能耗用电企业等场景中,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特别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将有助于改变传统电网的生态,对新型电力系统、超安全智能电网的建设、电网“双碳”目标的实现,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责任编辑:曹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