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投资高手的修炼

2020年04月14日21:27来源:《中国工商》2020年2期 作者:刘源

  年近60的段永平已经很少出现在聚光灯下,这个状况持续了多年。他人不常在江湖,江湖上却总有他的传说。

  在雪球财经里,段永平的ID号为“大道无形我有型”,这是他唯一对外发声的渠道,里头有他最近几年的投资分享,“干货满满”,拥趸众多。

  即便这样一个大佬级的人物,也会不厌其烦地解答一些网友关于投资的疑问,会回复诸如婚姻经营、人际关系等带有“烟火气”的问题,这使得他看起来率真、有趣,一点都不刻板,而投资哲学就在跟网友你来我往的一两句话之间渗透。

  网友们也不吝对段永平的赞美,如“即使是中人之姿也能理清发展的整个脉络。但是段先生能够从草灰蛇线中洞悉未来,并且跳脱出来,以一个平和的心态来体验这个过程,让人佩服”“智慧超脱,得道家精髓,以简驭繁”“德才兼备,人中之龙,比肩李嘉诚、巴菲特的世界级一流人才”等等。

 

新起点

  2000年是段永平的一道分水岭,之前他是名声赫赫的经营大师,成功操盘小霸王和步步高这两个中国知名电子产品品牌。

  之后他便是低调的投资高手。2006年,与巴菲特的一次天价午餐将他短暂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后,他“隐匿”了又将近十年。直到拼多多上市,其创始人黄铮走红之际,作为黄铮背后创业导师的段永平才浮出水面。段永平过往十多年里高段位的投资经历也被逐渐起底。

  缘起如此。在众人一色的惊叹中,段永平以“段菲特”形象重回公众视野。

  从经营大师到投资高手,段永平经历了什么,进行了怎样的转化和修炼?

  风起于青萍之末,任何传奇,都有一个不寻常的开始。

  2002年左右,新世纪的初始。为了履行对家庭的承诺,段永平放下如日中天的“步步高”事业,前往美国定居。

  初到美国的段永平才40岁,起初他很迷茫:将来要在这里生活的话,干什么?总不能整天在家里待着!想着为未来人生寻找一个新支点的段永平选择了投资。

  他开始看一堆关于投资的书,里头的K线图分析、涨跌概率、测市等术语,晦涩难懂。

  直到有次逛书店,段永平看到一本巴菲特谈投资的书,里面说“买一家公司的股票就等于在买这家公司”以及“投资你看得懂的、被市场低估的公司”,这些话让段永平瞬间顿悟:“这不就是自己做实业时的想法嘛!”

  其实在看巴菲特之前,这些理念就在段永平的脑子里,只是一看巴菲特也这么想这么做,而且做成了世界第二富人,段永平有了信心。

  段永平实业出身,这让他更容易看清楚一个企业的商业模式、产品、管理、文化等背后的实质。此后,他遵循巴菲特的投资逻辑,研究公司的商业模式,理解企业的赚钱路径,只投那些能看得懂的、但被市场低估的公司。

 

崭露头角

  很快,段永平出手投资了一个项目,这是他投资的首个项目,使他在投资领域崭露头角,至今仍被人乐道。

  2000年,刚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网易赶上了互联网泡沫破灭,股价从发行价的15.50美元一路下跌,最惨跌到了0.48美元。纳斯达克有规定,股价不足1美元,公司就要退市。丁磊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就是赶快把公司卖掉。本来和一家香港公司谈好了收购协议,但财务审计又出了问题,股票遭遇停牌,收购也泡了汤。

  之后,网易转型做网络游戏,推出了《大话西游2》,但销售不好。深陷困境的丁磊,想到了经营高手段永平,便去向他请教。

  一番长谈之后,听丁磊表示网易要集中兵力搞研发、做网络游戏,段永平说,“你们的想法很好啊,如果这个公司像你说的那样,现在这个价格显然是不对嘛!”

  做游戏机出身的段永平知道游戏市场有多大。虽然他无法预测网易做网游一定能挣多少钱,但是“没有道理比自己1995年做小霸王时还少,那时小霸王就做了差不多以亿元计的营业额”。段永平去查网易的财报,看到网易每股价格只有0.8美元,却有2元多的现金。

  段永平深感网易股票估值被严重低估。

  在充分调研后,段永平投入200万美元买入了152万股网易股票,占网易总股本的5.05%。后来,段永平又继续增持网易股票到205万股,占网易整个股本的6.8%。做足功课后,段永平基本上把他能动用的钱全部去买网易的股票。

  很快,互联网风潮席卷全国,中国的互联网用户从2000年的650万迅猛增加至2002年的近2000万。上网人数增多带动网络游戏的大卖,《大话西游2》风靡全国,网易起死回生,股价最高超出100美元,段永平获利超50倍。

  不管是做产品还是投资,段永平都在贯彻一个理念:了解自己的对象。就像他小时候常背的一句语录:“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做出决定前,他会去查阅投资公司的所有业务和人物资料,读懂公司的经营模式。

 

利刃出鞘

  在投资网易一战中,这个理念为段永平带来了惊人回报。此后,段永平又用这把利器,在UHAL股票上,大赚了一笔。

  UHAL是美国一家主做拖车租赁的公司,分店遍布全美各地乃至加拿大,占据相当市场份额。2000年前后,为了进一步扩大公司规模,该公司不惜代价举债多元化,成立保险子公司,进行高风险投资。结果,保险子公司给UHAL带来的是每年1亿多美元的损失。此外它还因扩张过度而负债急升,陷入财务危机。2003年6月,UHAL进入破产保护。巨大的风险使该公司股价从几十美元一度跌到4美元以下,许多人唯恐避之不及。

  这时,有人对段永平说UHAL每股有50美元以上的净资产,段永平难以置信,因为当时它的股价只有5美元左右。

  段永平请会计师审查UHAL的财务报表,确定该公司业绩没有造假,段永平心里想,每股净资产有50多美元,即使再打5折,还有25美元。显然,这家公司股价严重背离价值。

  为了避免误判,段永平聘请会计师、律师调查该公司资产状况、破产保护状况以及分析UHAL公司报告。另外,他自己还特意打电话以及跑到UHAL的店里去打听与感受这家公司的业务与服务。

  通过一系列调研,段永平发现UHAL公司的核心业务运营良好,竞争优势突出,销售收入稳定,现金流也很充沛。只要该公司能断臂求生,退出高风险的投资领域,同时出售部分商业地产,它的财务数字马上就能得到改善。

  从朋友口中知道这家公司到决定投资,历时半年,段永平觉得看清了这家公司,于是在其股价3.5美元左右时,买了100多万股。

  段永平的判断没有失误。2004年年初,UHAL解除破产保护,其后股价大幅上扬,2006年一度冲升过一百美元关口。段永平也因此获得了超过8000万美元的收益。

  段永平说:“资本市场投资,就是买一家企业的现在和未来,你必须看懂企业,看中好的企业,等它价值被低估时买入。”但看懂一个企业并不容易,所以段永平也尽量不碰自己看不懂的企业。

 

及时止损

  段永平投资也并非没有失误,但是他善于及时止损并总结经验。

  巴菲特有个观点,就是投资时要争取成为投资公司的董事,因为可以近距离地观察并介入公司的决策管理,可以及时了解公司的运营状况并提出改善措施,从而把风险控制到最小。

  段永平践行了这样的理念,结果却失败了。

  Fresh choice是一家曾挂牌纳斯达克的美国餐饮公司,在其发展的顶峰时期,它在加州、华盛顿州和德州共拥有58家连锁饭馆,尤其在加州有一定市场影响力。

  2003年,段永平注意到这家公司,当时Fresh choice的经营状况并不好,股价持续下跌,而且负债比例很大。

  不过段永平通过调研了解到,Fresh choice的股价虽然只有1.5美元,但其每股现金流却有0.6美元左右。段永平觉得,这样的发展,公司只需要两年多时间就能够收回成本。于是他陆续购入这家公司104万股,成为该公司占股27%的最大股东。2013年10月,Fresh choice发布公告称,段永平成为该公司七名董事之一。

  但段永平以第一大股东的身份进入董事会后,却发现因语言的障碍使他根本没有办法和其他董事、管理层顺畅、自如地沟通。面对公司业绩的下滑,Fresh choice管理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给产品提价,加大市场扩张速度。

  段永平经营企业多年,清晰地知道,这些措施都是非常愚蠢的快速自杀,将加速企业衰败。他非常努力地想改变这些决定,但由于语言沟通的障碍使他无法清楚地向其他董事阐明自己的观点,而其他董事也不了解段永平在产品营销方面的深厚功力,另外有些决策在段永平进入董事会前就已经决定好了。

  在管理层错误的指挥下,Fresh choice的债务更加沉重,产品提价使得营业额急速下跌,短短几个月内,现金流由正变负。最后的结果是,Fresh choice公司破产,公司换股东,被纳斯达克摘牌。段永平损失了100多万美元。

  100多万美元的损失对段永平来说,并不是一个不能承受的数字,“我捐钱都不止捐这个数目”。他说他对这桩投资的期望本来也不是放在赚钱上,而只是想进入一个五脏俱全的“麻雀”看看美国公司到底怎么运作的,算是交的学费。

  但这次挫败,也让段永平认识到,公司的投资价值不仅与企业管理者密切相关,而且也受到董事会决策能力的深刻影响,所以做价值投资时,必须全面了解一家企业,不仅要了解公司的管理者,还得关注董事的背景以及他们的决策治理风格。

  或许也正是这样的经历,让段永平后来的投资,开始关注企业的领导者,以及由领导者衍生出的企业文化。

 

成功之道

  往往只有成型的公司,才能看得清楚未来。所以段永平的原则是不投创业公司,只选择上市企业。唯一的例外是拼多多。段永平解释说:“投黄峥是因为个人原因。他是我朋友,我了解他、相信他。”

  去美国最初的几年,段永平虽然在资本市场风生水起,但在国内,大洋彼岸的他是沉寂的。直到一天,一段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消息打破了平静。

  一张“巴菲特凑近段永平耳根说话,段永平含笑点头回应”的照片已经成为历史的存照。

  2006年,是段永平来到美国的第5个年头,在投资界小有起色的他,欣闻与股神巴菲特畅聊一次仅仅需要几十万美元。他毫不犹豫拿到入场券,成为第一个与股神共进午餐的华人。

  全球华人媒体哗然,被纷纷扰扰舆论掩盖了的一个事实是:参加巴菲特饭局时,段永平带上了小他18岁的黄铮。此后经年,面对公众,黄铮曾不止一次以“师父”“贵人”以示对段永平的感激之心。

  段永平与黄铮的这段缘分推溯到2004年前后,黄铮经丁磊引荐认识了段永平。当时,在美国TOP10名校毕业的研究生黄铮,面临着最艰难的人生选择:一个是微软,见证过去;一个是谷歌,代表未来。但在当时,这家创始于车库的企业,并没有显现出日后一代帝国的样貌。

  慧眼如炬的段永平倒是看得通透,告诉黄铮:“去谷歌干三年,回来你就财务自由!”

  果然,三年后谷歌在搜索引擎方面一统天下,上市时黄铮手里的期权换回来了几千万美元。

  据闻,2006年,巴、段饭局上大佬谈笑风生,初出茅庐的黄铮如坐针毡。为了珍惜这个得来不易的机会,他巴不得把巴菲特说的每句话都记在小本本上。时至今日,他脑海中仍记得股神说的那一句话:不做空,不借钱,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做不懂的东西。

  老实、沉稳、闷声发大财,这种观念某种程度上跟黄铮不谋而合,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段永平的真传。

  段永平说自己最喜欢的智力运动是围棋,最崇拜的棋手是被誉为“石佛”的李昌镐。后者外貌柔弱,常常面无表情,喜怒不形于色。但棋风却敦实均衡,拥有不可思议的少年老成和务实。没有惊涛骇浪的胜负手,没有激进的跑马圈地,追求效用最大化,用最稳妥、保险、简单的手段把局势导向胜利。

  OPPO总经理陈明永、vivo总经理沈炜和步步高总经理金志江曾经是紧随着段永平闯江湖的部下,段永平在美国的日子,他们之间仍然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他们继承了段永平的衣钵,在市场左突右奔,成就事业。

  这似乎恰恰证明了段永平的实力。很多人将段永平比喻为《出埃及记》中的摩西。在他的带领下,一群南下寻找机会的年轻人,突破阶层藩篱,从一无所有走向了财务自由。一群曾经穷到“脸比兜干净”的落魄人,变身为呼风唤雨的商业大佬。

  他们和段永平有着共同的标签:低调、实用、逆袭、洞悉人性……他们在不同的商业领域缔造出拥有相同气质的企业,成为一代传奇。

  陈明永曾经这样解释段永平的经商哲学:“真正的高手就是,你围你的地盘,我围我的地盘,我们可能没有任何厮杀,但高下已见。”

  但其实,能够成就段永平的远远不是保守,他是一个极其理智的实用主义者。用最简单的方式去最大限度地赚钱,是他长久以来的信条。同时他保有极致的冷静,将自己与外界划分得无比清晰。在自己熟知的领地,他豪情万丈,倾注一切,重仓买入网易、茅台、苹果;圈外之地,他则丝毫不乱碰,对野蛮保持悲观,对新事物保持克制。

  这才是成就段永平的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