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立创业潮头:不做“雇佣兵”,只做“特种兵”

2022年11月14日10:44来源:《中国工商》杂志 作者:陈志列

  1993年在深圳白手起家创立了研祥集团的第一家有限责任公司。坚持“自主创新+自主品牌”战略,用了仅十多年的时间,就使研祥成为了中国特种计算机行业的领军企业。随着新技术的创新应用和业务的延伸拓展,又成为中国工业互联网行业解决方案的头部提供商。据CCID&IDG的统计,研祥在市场份额和技术领先性方面已经位居同行业中国第一、世界前二。研祥集团连续多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

  30年来,研祥平均每年的新产品研发投入占到年销售额的10%。为了持续有后劲,我更注重关键技术的预研和突破,在新产品战略、计划、人财安排等方面都保证落实“生产一代、研发一代、预研一代”,这样才有可能取得持续领先的核心技术,掌握独门兵器。经过努力,研祥做到了每年40%的新产品推出,其中约20%为全球首推的新产品。目前研祥参与制定了已经颁布的本行业33项中国国家标准,拥有超过1100项授权专利和1300多项非核心专利技术,已经建成本行业全球最全的实验室体系,其中7个国际领先,22个国内先进,通过了国家CNASCMA认证,面向行业提供125种技术验证能力。产品技术100%都是自主知识产权。

  

    “两个春天的故事”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第一个“春天的故事”让我弃文从理。1978年我正在读初中三年级,面临着进入高中前选择文科还是理科,家里人意见不统一。对于我来说,更偏向热爱文学,学校里最大的黑板报上每期都会有我写的诗或词。这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86岁的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先生发表了充满激情的讲话,特别是最后一句:“科学的春天来了,让我们拥抱它吧!”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个时期社会上流行的说法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学理工、搞技术风靡一时。这让意气风发的我油然而生了一种使命感,迅速做出决定:选择学理工科。

  第二个“春天的故事”让我下海变成企业家。1990年,我从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研究生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航空工业设计院做了一名工程师。一年后又被派遣到设计院在深圳的一个窗口单位。当时领导对我说:“小陈你去特区锻炼锻炼吧!”当时每个月不仅可以领到北京的工资,还能领一份特区补贴,这已经是很好的待遇了。“奉命”来到深圳的我埋头于忙碌的工作,希望做出更多的成绩。然而,我的人生轨迹在1992年又发生一个重大的改变。

  19921月,小平同志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深圳这个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下海创业者。这股创业的热潮也深深地感染我,促使我下海的直接原因源于一次特别的饭局。在一次与很熟的同学、朋友吃饭时,在座的六个人中五个人都拿出了新名片,头衔都是董事长、总经理,大家谈得最多的话题是创业经历、市场经济等。这些人纷纷劝说我: “志列你不比我们差啊,你也创业吧!”

  创业大潮的冲击,再加上同学朋友的激励,让我开始对自己的未来进行重新思考和规划。在深圳赛格公寓810房间里,我坐在地上,把报纸铺在床上,再把切菜板反过来,在上面写写画画,分析利弊,反复权衡,最后做出了决定——自主创业。

  但我的父母和岳父母都不同意我扔掉国家机关干部这个“铁饭碗”。我当时的工资加特区补助每个月有2500块,在当年是一笔很可观的收入。我们单位此前没有辞职下海的先例,同事们也很诧异,领导也劝我说:“创业的风险实在太大了。”但在历史的洪流面前,在那种创业激情四射的氛围里面,我情不自禁、义无反顾地投身其中。

  现在回忆起来我非常的感慨,如果没有1978年这个“科学的春天”,我现在可能就是一个过气的诗人;如果没有1992年“春天的故事”,我现在可能还当工程师,是个“宅男”。


  创新是被逼出来的

  我是学计算机的。硕士毕业后又做了几年工业计算机应用的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我当时是从零开始跑市场,选择了各大城市的科研所作为首要目标。通过这个渠道,我又打通了与这些研究所合作的各个企业单位和项目工程资源。这种有确切目标的拜访,让我跑遍了大江南北的潜在客户,也对中国的工业计算机市场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扫描。改革开放后,我们国家搞四化,这里面最核心的基础平台就是工业控制计算机,这是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和领域都大量需要的核心产品技术,需求巨大。而当时国内的工业控制计算机市场,被海外知名品牌一统天下,高端工业控制计算机更是以美国为首的“巴统”对华禁运的主要产品技术。对于中国广大的工控用户来讲,只能被动接受国外的二流技术,而且价格太高,始终无法摆脱受制于人的现状。对此我心里感到很不平:我们也懂技术,凭什么任由外国人摆布?如果我们闯出一条路,能够拥有自主的产品技术和品牌,不仅能占据广阔的市场,又会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这样的事情值得去博!所以我决定创业的方向是做自己最熟悉的工业计算机系统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

  1993年底,我租了一间28平方米的办公室成立了研祥。时候团队成员中确实有人为这种寒碜感到信心不足,我就给大家打气说:这可是我们研究生的发祥地啊公司的名字“研祥”也就由此而来。这显示了创业团队立志凭借自主研发与创新、打破由海外品牌一统天下局面的志向、自信和底气。

  工业控制计算机综合了多种专门技术的产品开发,进入门槛很高,技术标准严格、技术难度大,投入高、周期长、风险大。研祥当时在市场和技术方面遇到的竞争对手都是全球顶尖品牌的知名企业,一开始就得面对顶尖高手同台竞技。这就意味着在你还没站稳脚跟的时候,就要在相同平台上按照国际标准跟世界最强的企业竞争。而这个领域客户最关注的是产品的性能与可靠性。所以,一开始就逼得我们研祥团队要站到高峰上,做好准备在国际规则下竞争发展,在产品研发、生产的各个主要环节采用与国外知名品牌企业同样严格、严酷的标准。因此只有一条路,就是必须坚定地选择和坚持自主研发和自主创新、做好做强自主品牌的道路,排除万难坚持下去。

  在这个行业要做自主品牌产品,需要持续大量的投入。在开始产品研发的头两年,公司就投入了当时能聚集的全部家当共3000多万元,用于自主品牌、更符合本土需求的产品研发,随即就推出EVOC自主品牌的新产品。

  在逐渐深入其中后,大家发现产品研发的困难超乎想象,“把钱丢进水里都听不到一点响声”。很多和研祥同时期、同类型的企业都因为这个原因而中途退出。但是我没有退缩,因为我坚信:“把难做的事情做好就有钱赚,而且会有较高的利润率”。

  研祥在开拓国际市场的初期,也想通过价格战作为突破口。在国外参加的一次展销会上,研祥针对市场旺盛的需求,刚推出的一款新产品报价250美元,价格上有明显优势,但奇怪的是,几天下来客户都是看一眼就走了,没有人详细询问。后来一个比较熟悉的客户才告诉我们说:这款产品在美国卖950美元,最低不可能低于870美元。你们报价这么低,大家对于产品质量与可靠性就不敢相信了。由此我们得到了深刻教训:在这个行业领域内,企业的生存发展仅靠模仿、山寨等方式是走不下去的,唯一可行的道路就是一切立足于自主,关键在核心技术。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让企业保持竞争优势,才能得到世界的尊敬!


  掌握核心技术是硬道理

  我是一个理工科出身的企业创始人,我注重的是核心技术不仅为企业带来定价权、带来更高的毛利,更能形成技术排他性和技术壁垒,让我们在和别人竞争中处于舍我其谁的优势。

  在创立自主品牌上,有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在德国汉诺威国际电子产品博览会上,为了搭展台,我跑到附近的超市里买榔头。当地的一位中年女售货员问我:“你要质量好的还是一般的?”我说:“当然要质量好的啦。” 女售货员的回答让我颇感意外:“那你就要买我们国产的,虽然贵点,但质量肯定好;进口的虽然价格便宜,但质量都不太好。”这句话深深刺激了我的神经,我把这把榔头带回了国内,把这个故事讲给员工们听,同样也深深刺激了这群有着理工科背景、怀着民族情结的研祥人。“不仅要创自己的品牌,还要比欧美人做得更好!”

  公司成立初期,研祥提出的产品研发定位是“只要用户需要的,就是我们要做的”。我们在产品设计、研发方面都始终围绕客户的需求,为用户量身定制适合不同行业、不同领域需求的特种计算机产品,贴近市场求生存快速满足市场与客户的需求。随着对各个行业市场需求的深入了解、核心研发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对各个行业新产品应用解决方案技术经验的不断积累,我们又适时提出产品研发的新定位:市场需求导向与新技术引导导向双重并重,即“研祥所做的,就是市场需要的”!

  自动化设备运行现场工况环境制约较大。抗干扰能力的比拼,就成了研祥与海外巨头竞争的一大突破口。2002年深圳地铁一期工业计算机控制系统公开招标,研祥和德国巨头S公司站在了最后的擂台上。当时,深圳地铁的工况环境非常复杂,电磁干扰非常大。两家对决的方式是,每家出10台设备,并用包装封闭起来,让人看不出哪台是哪家的,然后放在最复杂的工况环境下运转两周,谁的故障率低,谁就胜出中标。最后正式公布的结果10台出故障的设备里,S公司占了9台,而研祥仅有1台!这一战让研祥在地铁领域扬威立名。后来深圳地铁从二期开始就只用研祥的设备;广州地铁从一期开始、北京地铁从五期开始也都只选择研祥产品。

  2007年央视年度经济人物”颁奖仪式上爆出大冷门,我不仅当选“年度经济人物”,还揽走评委会特设的“年度创新奖”大奖。给我的颁奖词是:“他把行业标准贴上了中国制造的标签,他对世界说,定价权,中国造。”


  “三湾改编”中汲取智慧

  1994年研祥在内地的两个城市开了分公司。由于创业初期没有什么管理经验,这两家分公司都分别发生了业务负责人把公司的货款全部卷走失踪的事情,让我感觉到非常痛苦。这个时候一位老共产党员给我上了一课,他对我说:“你去看看党史,看看党在成长的过程中间碰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我认真学习了一遍党史,三湾改编历史给我很深的触动,说的是要把党支部建到连上,从此定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展壮大的基调和底色,也成为了建党建军的一项基本原则和制度。这让我顿然领悟,从那以后到今天,研祥在全球的49个分支机构里面都设立了“团长”和“政委”双负责人制,保障了今后研祥所有的分公司再没有发生过类似业务负责人把货款卷走的情况。


  研祥“非经典”管理的企业文化

  从创建研祥开始,我就非常注重企业文化的建立和建设。在公司发展过程中形成和深化的以鼓励创新、追求效率、脚踏实地为特色的企业文化,有力支撑着企业的稳健和持续发展。我将其总结称之为 “非经典企业文化”。2004年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研祥-非经典管理》、2007年凤凰出版社出版的《研祥-再造非经典》及2020年出版的《为什么是他们?》,全面提炼了研祥在企业管理创新和企业文化建设创新方面具有鲜明特色的各种理念和经验。其中典型的有:在鼓励创新方面,我坚定地树立“雷同永远落后,创新才有发展”的理念,明确提出在前行探索的路上,可以左转、也可以右转,但不许停车,鼓励尝试,允许失败;鼓励一线员工提供有价值的建议;改进首先是服从于市场的变化,而不是越先进越好。在追求效率方面,我在创业初期就提出:“一张纸、一支笔,写清楚,TO专人”;随着办公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又发展为“频互动、写结论,E专人,馈结果”;要求公司全员淡化级别,有事说事,不要隐性恭维;对报告或邮件限时回复,不回复视为同意,出现问题照样负责。淡化级别是研祥人特殊的组织行为文化。跟绝大多数企业不同,研祥强调同事之间必须称名道姓,不得以“某总”“某经理”来称呼,并且要用全名。在研祥内部所有员工向我汇报工作、沟通交流过程中,一律都称呼我的全名,否则需要乐捐。研发人员比较腼腆,把上下级这层关系淡化后,他们有什么好点子好想法,会把上级当朋友一样分享、交流。在脚踏实地方面,我坚持推行如实简单、提供建议、推动落实;以变制变,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坚持结果导向,以成败论英雄。


  要成为全球著名的工业品牌

  随着传统产业向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进程的加快,“新基建”成为热点,工业互联网承载了市场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期望。研祥很早就布局“新基建”,已经在工业互联网行业解决方案、“5G+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方面走在了前列。

  研祥作为工业互联网行业解决方案头部提供商,继续保持“领跑者”姿态,立足已经建成的三个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打造业内最完备的实验室体系,已经形成了研祥ECloud云平台V2.0、基于边缘计算的智能采集系统、智能工控健康管理系统、智能视觉检测系统、智能边缘节点、安全可信工控平台等六大系列的核心成果,分布在全球各行各业的智能节点超过3500万个。研祥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已经成功应用在了工厂智能制造、智能装备、航天航空、智能轨道交通、智能公路交通、智能电网、海洋电子信息、智慧医疗等领域。

  回顾研祥走过的创业成长历程,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和广东良好的创新创业土壤使得研祥成长壮大,自主创新是企业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持续创新,做优做强自主品牌,不断抢占行业制高点,才能挺起中国创造的脊梁。(陈志列)

(责任编辑 曹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