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 CTO沈晓卫:人工智能将怎样重新定义我们的世界

2017年05月27日15:20来源:中华工商网 作者:文雪梅

1111111.jpg

 

日前,2017 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贵阳数博会”)举行,全球各界大数据相关企业及技术专家齐聚一堂,期间IBM的“人工智能”观点再次成为与会者的焦点。IBM大中华区CTOIBM中国研究院院长沈晓卫博士出席大会,发表了主题演讲并参与了行业高峰对话,以下是沈晓卫博士的观点汇总。

 

60多年前,计算机科学的奠基人图灵在“计算机与智能”一文的结尾写下这样的话:我们只能看清前方很近的距离,但我们能看到那里有太多的事需要去完成。这句话也适合用来描述今天的人工智能。对于人工智能,我们或许无法完全看清它遥远的未来,我们或许对“机器智能是否会最终超越人类”这样的问题有莫衷一是的看法,但我们知道,人工智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今天的我们有太多的事可以去做,应该去做。

 

20年前战胜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的深蓝超级计算机,到2011年在智力问答节目中战胜人类冠军的Watson系统,IBM一直都是人工智能领域创新的实践者与引领者。今天我们的关注点,聚焦在人工智能与行业的结合,在大数据的背景下,用人工智能解决行业问题。比如医疗、教育、环境,比如金融、零售、制造。从这个维度看,人工智能是工具,增强人类智能的工具。我们希望这个工具变得更加强大,也希望利用这个工具,人机同行,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智慧。

 

我们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创新,包括人工智能算法模型的创新,也包括应用、平台、系统和芯片的创新。在系统与芯片层面,IBM的类脑芯片用54亿个晶体管模拟100万个神经元,2亿5千万个神经突触。采取异步电路的设计,芯片的能耗仅为70毫瓦。传统计算机擅长计算,像人的左脑。类脑芯片可以更好地模拟人的右脑,帮助我们更好地感知世界。

 

我们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医疗行业。以肿瘤诊治为例,Watson系统阅读了大量医疗文献,自我学习,利用自然语言理解技术,将关键信息自动抽取出来。在我们合作的一家肿瘤医院,Watson系统对乳腺癌给出的治疗建议和医院15位肿瘤专家会诊结论的一致性达到90%。可以设想,未来的人工智能系统可以像权威的专家会诊一样,对肿瘤这样的复杂疾病,提出精准、循证、个性化诊疗方案。同时,这样的智能系统还能够从新的医学文献与新案例中不断地自我学习,与时俱进。

 

再看慢性病。中国有近3亿慢性病患者,其中包括1亿糖尿病患者。我们针对II型糖尿病研制的诊断决策支持系统,利用临床指南的知识,结合从临床数据中挖掘出来的证据,为医生推荐治疗方案。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在南方一个城市的19家社区医院上线试用,6000病人受益。这相当于为每位社区医生配备一位贴身专家。想远一点,如果这样的智能系统能够大规模推广,普惠医疗在基层的实现将得到极大的推动。

 

再看一个人工智能在环境领域应用的例子。IBM的绿色地平线计划,通过与合作伙伴的合作创新,将人工智能与物联网技术结合,应用于空气质量管理。根据气象数据,地理数据,卫星遥感数据,实时监测数据,交通数据等,我们可以对一个城市的空气质量做提前72小时的精准预报,提前10天的趋势预报,及污染源溯源,对不同的优化方案进行评估,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我们正在将绿色地平线计划推广到食品安全,公共健康等其它领域。

 

人工智能正在为我们带来一个黄金时代。这个时代的标志不仅是一个算法的改进,或一种服务的出现,或一场比赛的胜利,而是人工智能与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结合,作为新的引擎推动行业创新,改变我们的生活,也重新定义我们生活的世界。

 

(责任编辑 鲁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