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肩担起为民责 真情书写赤子心

2017年11月02日13:01来源:中华工商网 作者:管弦

    11.png

    十三年前,他满腔热血,只身入黔,创业经商,用执着的追求,不断抢占黔东工业的潮头,缔造了一个工业神话,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十三年来,他始终胸怀赤子之情,常怀兼济天下之心,牢记一名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担当,积极投身扶贫攻坚事业,倾注真情实意,投入真金白银,采取有效措施,扶危济困,帮弱帮贫,带动一方群众脱了贫,致了富。

十三年来,他以勇于担当的情怀,孜孜不倦的态度,不断创新的精神,追求卓越理念,精准把脉行业趋势,引领黔东工业航向,积极助力招商引资,被铜仁市委领导称赞为“铜仁的经济发展顾问”。

十多年来,他和他的企业,先后获得获“科技创新示范企业” “招商引资先进企业”  AAA级信用企业” “贵州省民营企业100强” “贵州省民营企业‘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示范项目” “全国工人先锋号” “全国‘万企帮万村’先进民营企业”“铜仁市五一劳动奖” “20142015铜仁市年度经济人物”等50余项殊荣,却常说荣誉意味着鞭策,更意味着责任,意味着担当!

他叫邓正明,贵州中伟集团董事长,是贵州省第十二届人大代表、铜仁市工商联副主席。原籍湖南邵东的邓正明,2004年来到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十余年的铜仁情,让他变为了地地道道的大龙人。说起他,铜仁市和大龙开发区的人几乎无人不识。

他入黔13年,开创5大产业,铸造了贵州中伟集团,为黔东工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进军西部谋发展 扎根黔东担重任

走进贵州星龙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机械轰鸣,工人忙碌,一派繁忙景象。经过烈焰的焚烧与锤炼,一件件晶莹剔透的玻璃制品呈现眼前。

 

该公司生产的玻璃产品,不单单是实用的器皿,更是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记者在公司的体验馆看到,晶莹剔透而又精致美观的高端玻璃器皿,在蓝色的背景映衬下,熠熠生辉,绚烂多姿。

 

“我们公司注册的‘指南针’品牌位列国内高端玻璃器皿品牌前三,产品80%出口东南亚地区和欧美。”该公司负责人介绍,每年生产5万吨玻璃器皿,工业总产值达5亿元,解决了800余人就业。

 

星龙玻璃的前身是玉屏蓝伯化工,是贵州中伟集团最早开创的产业,也是大龙经济开发区最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之一。

 

20049月,在湖南商学院学习的邓正明,听闻玉屏蓝伯化工企业经营困难,刚到而立之年的他,凭着一腔热血,毅然决定接手蓝伯化工,并组建了星龙化工有限公司。

 

从此,一名湖南人,开始与大龙结缘,与铜仁结缘,与贵州结缘,拉开了“进军西部寻求发展”的序幕,率领团队在这块热土上生根发芽并实现腾飞,书写着行业奇迹。

 

“之所以来大龙,主要是看中大龙‘黔东门户’的区位条件,地方政府服务企业的氛围,锰矿、石英砂等富集的资源优势,更重要的是当地民风淳朴,发展环境较好。”每当问起入黔初衷,邓正明总是这样回答。

 

与众多创业者一样,邓正明的创业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同样经历着一段段坎坷与艰辛。回首入黔十三载,往事还历历在目,黔东这片朝气蓬勃的土地和这里勤劳朴实的群众,感动着他,也激励着他。

 

2005年,邓正明的在大龙的事业,刚刚起步,然而当时经济形势非常低迷,不得已他只能准备临时性停产。听闻着个消息,当时一两百名员工聚集到他的办公室,激动地说:“邓总,我们不要工资,能不能不要停产。”

 

至今说起这件事情,邓正明同样难以抑制自己的感情,眼里闪着泪光,他告诉记者:“这是我生平创业以来第一次流泪。”从那时起,他就暗暗下决心:不仅要把企业做好,更要有责任感、使命感,用优异的成就来回报社会和这里的父老乡亲。

 

2011年,邓正明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号召,实施综合利用焦炉富余煤气年产5万吨玻璃器皿项目。2014年,该公司再进行产业转型升级,投资扩建2#炉生产线和新建天然气站,引进行业先进的设备,采用高端原料和现代化工艺,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提高,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提升;

 

2011年,邓正明开始进军房地产产业,同时投身市政工程建设,承担起当地许多大项目、大工程的建设任务,为营造地方城镇一体化氛围,实现村村通公路做出积极贡献;

 

2014年,邓正明涉足现代化农业开发,总规划投资5亿元,在双龙村全力打造一个现代化农业科技示范园,目前一期工程已完成投资0.85亿元,获得 “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2014年,邓正明积极投身国家新能源、新材料开发事业,成立贵州中伟正源新材料有限公司。第一期于201512月竣工投产,2016年年产值达10亿元,50%产品出口日本、韩国等客户;

 

……

 

13年的孜孜不倦,苦心经营,邓正明一手将曾经单一的的蓝伯化工厂发展成为一家拥有员工1800余人,带动8000人就业,业务涉及锂电新能源材料、高端玻璃器皿、房地产、市政建设、现代农业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民营企业集团,2016年产值达30亿元。

 

产业从小到大,事业从弱变强,邓正明并未忘记初心,尤其是当选省人大代表后,他更是积极建言献策,并以实际行动履职尽责。

 

多年来,他充分利用自身经历和特有的社会资源,结合贵州省“安商、亲商、富商”的优惠政策“以身说教”,增强投资人的决心,吸引上下游产业的投资人入黔创业。

 

得益于邓正明的“现身说法”,全球最大打火机生产企业——湖南东亿电汽股份有限公司、贵州东奇电气有限公司、大龙金顺电子制造有限公司等7家打火机生产企业入住黔东,项目总投资达13.7亿元。此外,在他的努力下,年产值预计50亿元的箱包产业链入驻大龙开发区。同时,他根据民情民意的收集与调研,相继提出许多富有建设性、操作性的意见建议。邓正明的《抓住战略机遇,千亿级锰基新能源材料全产业链》提案,被列为2016年贵州省人大代表大会重点提案,受到省人大,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省经信委组织专家到大龙调研、落实,为铜仁市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突围的构思打开新局面。

 

11.png

他时刻心系群众,倾注真情实意,投入真金白银,用实际行动助力脱贫攻坚——

 

带动群众共致富  书写赤子真情怀

今年50岁的黄秀群,家住大龙镇前龙村。她的丈夫有病在身,每月药费都要几百元,同时还有三个孩子正在上学。家庭的重担,仅凭她种地维持来支撑。

 

去年3月份,黄秀群来到贵州中伟集团的星龙玻璃公司,成为生产部门的一名操作工人。“在这个厂里上班,每月平均工资在2500元以上,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比以前好很多。”黄秀群的言语间流露出对公司的感激和对这份工作的珍惜。

 

春节前夕,安世光一家4口通过跨区域易地搬迁扶贫住进了大龙开发区的新家。春节后,位于开发区的贵州中伟集团专门用大客车载着移民到集团旗下的企业挑选合适的岗位,安世光和妻子罗桂嫦与来自德江的上百移民因此得以进入集团玻璃等各个产业工作。安世光夫妻月收入近6000元,他憨厚地竖起拇指说:“老板真是个好人!”

 

虽然安世光未见过集团董事长邓正明,但他凭感觉作出的评价恰如其分。邓正明谦虚地说:“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铜仁的乡亲与我共度难关,我理所当然要回报铜仁乡亲。”

 

像黄秀群、安世光这样的当地贫困户和异地移民搬迁户,贵州中伟集团已经接纳了500多人。他们除了每月有稳定的工资收入,每年还能从贵州中伟集团获得4000元的保底分红,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的窘境。这主要得益于大龙开发区“产金互促541”精准扶贫政策和邓正明怀有赤子之心的社会责任担当。

11.png

919日荣获贵州民营企业“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示范项目授牌表彰之后,1010日,贵州中伟集团又在2017扶贫日论坛组委会主办、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领导小组承办的“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论坛中,荣获“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称号。

作为铜仁市唯一一家获得该项“国字号”称号的企业,荣誉背后,是邓正明与他的企业“扎根铜仁”,在大龙开发区寻求企业前景与地方经济、群众生活共赢发展的不懈努力!                                                                                                                      

产业扶贫:多产业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随着产业的不断做大做强,经济效益逐步提升,邓正明从未忘却初心,始终心系员工和群众。近年来,他带领贵州中伟集团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的大扶贫战略,主动响应“千企帮千村”和“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的倡议,突出“村企共建、合作双赢”的理念,积极探索精准扶贫新模式,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探索出带动群众摆脱贫困的新路径。 

 

“‘产金互促541’是结合‘精扶贷’政策,依托园区产业发展优势探索创新的精准扶贫模式。”邓正明说,建档立卡贫困户将5万元“精扶贷”贷款入股企业,贫困户每户每年保底分红4000元,村集体每年按每户1000元保底分红,解决每户1个以上就业岗位。

 

“产金互促541”精准扶贫模式是造血式扶贫与输血式扶贫的叠加,既解决了贫困户的长效脱贫和短期固定收入的问题,又缓解了低保贫困户的兜底压力,既解决了村集体空壳及经济薄弱的问题,又解决了企业的融资就业问题,实现了有效脱贫,多方共赢。

 

目前,贵州中伟集团通过“产金互促541”精准扶贫解决建档立卡户2344户,已兑现红利1172万元,覆盖石阡、玉屏及周边区县43个村,超过20000人受益。

 

另一方面,作为铜仁市工业企业商会主发起人和首任会长,邓正明充分发挥自身影响力,带动更多企业投身到“千企帮千村”和“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的方阵中来,通过“以商招商”引进的打火机产业链,为5000余人提供了就业岗位。今年成功引入大龙并投产运营的林峰箱包、阳光箱包、纯青皮具箱包等10余家箱包企业,解决了3000余人就业,扩大了产业入股分红扶贫的阵营。

11.png

就业扶贫:让贫困群众成为产业工人。

 

邓正明表示,怎样彻底脱贫?如何稳定致富?是脱贫攻坚的关键所在。贫困群众普遍存在思维观念滞后、技术能力偏低的问题,很难找到合适的岗位就业,扶贫还得先扶志。

 

为此,贵州中伟集团组织优秀的就业贫困户代表现身说法,鼓励引导贫困群众参加各类培训,改变他们“等靠要”的思想和思维模式,树立“事在人为、自强自立”的全新观念,强化内生动力。

 

贵州中伟集团根据企业自身特点,设置了1500个帮扶贫困户的就业岗位和一系列产业技能培训机制。在就业方式上,根据德江移民的具体情况,组织专门人员赴移民小区多次举办专场招聘会、说明会,安排专车邀请异地移民群众到园区各企业、各产业实地参观,现身说法,增强他们对产业工人的直接认知,依托公司旗下不同行业产业,实现了面向德江移民不同文化和技能档次的群众就业全覆盖。其中,有大学文化或受过良好教育的优先安排在新材料板块;身体壮实、有一技之长的安排到玻璃厂、箱包板块;能吃苦耐劳、身体健康者安排农业和园林绿化板块。同时,结合箱包产业的特点,面向当地贫困人员,通过专业培训,将配件送上家门实行定点定向加工,让他们在家里就可以找到稳定工作,获得稳定收入。

 

至今,贵州中伟集团帮助856个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人员实现了稳定就业,其中180余人为异地移民。

公益扶贫:润泽乡亲报春晖

“铜仁是我的第二故乡,贵州中伟集团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当地干部群众的支持,作为一名企业家,我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简单的话语,深刻地体现了一名企业家难得的赤子情怀。

 

在千方百计壮大企业的同时,邓正明以多种形式资助地方农村基础建设和当地学校硬件设施建设,赞助地方政府大型公益活动,帮助特困村民解决生活难题,定期慰问五保户,探望敬老院孤寡老人。目前,贵州中伟集团共资助困难学生100余人,资助钱物达200余万元;出资800余万元支持村集体建设;捐资近800万元参加社会帮扶活动。

 

从未想过满足于此,邓正明正在谋划更大的帮扶“实招”。“我们计划把贵州省政府生态移民工程和产业扶贫工程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出一条因地制宜的武陵山区扶贫之路。”邓正明告诉记者,具体而言就是要做强新能源、玻璃器皿、箱包、打火机“四大产业”,形成可持续的产业支撑,可解决3-5万人就业。与此同时,还将依据《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实施铜仁市范围内的德江、沿河、思南、石阡、江口、玉屏大龙地区贫困人员产业化异地移民,规划建设一座融居住、商业、工业于一体的新城,把大龙经济开发区建设成创新高地、民生福地、投资热土和宜居之城。

 

他怀揣梦想,积极开拓进取,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审时度势探索创新发展之路——

 

 

转型力促大发展   精心绘就新蓝图

近日,记者在大龙镇双龙村农业园区看到一派新景象,两条生态长龙披绿腾空,观光道路纵横交错,规划布局精美壮丽,各项建设施工有序进行。

 

三年前,邓正明便开始涉足现代农业,择址双龙村,总投资5亿元,立足于农业科技示范推广,结合侗族特色文化,打造一个集科技推广、旅游观光、渡假休闲等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科技示范园。

 

从工业到农业,是贵州中伟集团转型发展走新路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邓正明带领团队,以开拓进取、创新务实的精神,不断适应经济新常态,不断增强环保意识,转型发展走新路、开新局,争取以更好的成效推动地方产业发展。

 

在大龙经济开发区中国西部新能源产业园内,贵州中伟正源新材料有限公司鼎立于此。现代化的厂房四周,花草繁茂,绿树环绕,丹桂飘香,假山奇形怪状,喷柱错落有致,显然一个园林式厂区。

 

“这样的一个车间,每年产值就是10亿元。”公司负责人贺启中指着一栋厂房告诉记者,这样的生产车间,目前已建成5个,将要建设10个,着力打造一个百亿级的正极新材料生产基地。

 

当前,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成为发展的大势所趋。近年来,贵州中伟集团将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作为核心产业板块和战略重心,提出要成为全球最具影响的锂电新材料综合供应商的目标,积极投身国家新能源材料开发事业。

 

在此背景下,贵州中伟正源新材料有限公司顺势启航。该公司第一期于201512月竣工投产,2016年年产值达10亿元,50%产品出口日本、韩国等客户。

 

正源新材料从投产至今,刷新同行业多个第一:

 

2015年,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盈利,实现1亿销量、1000万利润,刷新了行业速度,成为了LG全球唯一正极材料三元前驱体战略供应商;

2016年,产值规模将达到25000吨,成为同行业年产能第一,半年之内完成了三大体系认证,创造了行业传奇;

2016年,拥有铜仁市第一个企业院士工作站,第一个与港澳地区的权威研究机构成立联合研究所;

2017年,率先成立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科技技术创新得到省厅权威部门认证;

此外,与国内顶级环保公司合作,投入6000多万元用于环保事业,实现工业污水零排放,位列同行业环保设施投入同比第一;

……

 

正源新材料的快速发展,为大龙经济开发区注入了新鲜血液,在黔东大地上刮起了一阵巨大的“锂电风暴”。

 

“我们将倾力把正源新材料打造成为锂电新材料领军企业、 锂电新材料全球供应商。”邓正明对此信心满满,他说,正源新材料必将作为一个世界级的锂电新能源企业傲立全球,与全球名企共绘锂电新材料合作共赢这一耀世蓝图,上演绿色能源、绿色地球的盛世华章。

 

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贵州中伟集团也顺势提出“放眼全球,心系中国,力促贵州,扎根铜仁”的发展理念和目标定位,牢牢牵住科技创新的牛鼻子,大力推动新材料产业井喷式发展,更好更快地为黔东经济发展服务。

 

目前,正源新材料整个公司经营模式已实现国际化,一年多的时间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等方面投入了近8000万元,智慧将技术推向了国际最前沿。此外,拥有一批从日本、韩国、美国学业有成的海归人员,实现了管理团队国际化。

11.png

中国西部新能源产业园是贵州中伟集团着眼于第四次能源革命及国家战略新兴产业而打造的新能源产业引擎,利用当地政策优势,整合全球优质资源,吸引新能源材料上下游企业入驻园区,着力打造锰基新能源材料千亿级全产业链,已吸纳入驻的企业有正源新材料、富源新材、大龙锰业、格瑞特等,新能源材料的高效循环全产业链已初具规模。

 

邓正明表示,下一步他们将倾力打造中国西部新能源产业园——包括新能源材料、新能源电池、新能源应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循环科技和总部服务中心在内的“五园一中心”,建设新能源全产业链工业园区,打造千亿级的产业集群。

 

热血写春秋十三载,“责任担当”这个神圣使命已深深烙印在邓正明的肩上。在未来的发展路上,究竟有多少雄关漫道和鲜花掌声,他无暇顾及,确始终坚持“有国才有家”的理念,始终执一颗初心——“中伟梦”,将带领他的团队铿锵向前,乘势而上,不断探索创新,为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再发新力、再立新功;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多价值,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开创新的未来!

 

(责任编辑 鲁璐)